2)第一百八十一章 奥斯曼_开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胜利,而最简单的取胜手段有一个,恭维好大明。

  大明在同时与两个国家交往,所以她必须恭维好大明,退一万步说只要大明两不相帮,奥斯曼就赢了。

  往前进一步,大明要是帮帮忙,这仗赢的更顺利。

  但五千明军借道的事,不好办。

  因为没别的路走,要想让西洋军府的部队北上,必须借道君士坦丁堡入黑海,而且还得奥斯曼准备船,把他们送到克里木汗国的土地上。

  君士坦丁堡才多少军队?

  在籍新军一万六千九百零五,预备役学徒男孩九千二百二十。

  别说就这点儿人,大明京军三十万,能让五千别国军队借道京师?

  谁都有冗兵的毛病,大明九边过去占赋税收入三成,奥斯曼更奇特。

  他们的货币叫阿克切,八十四阿克切相当于一杜卡特、金一钱。

  去年总收入一亿三千四百九十万阿克切,等于一百六十万杜卡特,金十六万两,而给所有在籍新军的支出就有四千四百七十九万阿克切。

  奥斯曼整个国家财政收入只有大明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并不是因为奥斯曼穷,恰恰相反,这玩意贼有钱,只是高门穷罢了,也就是呆在大炮之门里的速檀穷。

  他们领军的帕夏出去打四年仗,卖出三千多士兵身份,收的贿赂就能跟奥斯曼一年财政相当。

  税收之于国家,本质上是一门生意,难题在于如何以最少的代价收上最多的税。

  像大明的收税方法,一些难题是绝对无法避免的。

  地方长官有没有瞒报人口、有没有瞒报产量、有没有谎报灾情、朝廷下派检察官员有没有和地方长官相互结构?

  大明除了没谎报灾情,另外仨都有。

  中原王朝地方官一直有瞒报人口的举动,十万人口之大县,向朝廷报告本地百姓九千,这事发生太多了。

  大明王朝紧邻漕运的一府之地,一年上缴商税五两,这事也多的数不胜数。

  但很多官员的出发点并不是把钱贪了,就好像没有谎报灾情的情况一样,因为这种事一个官员是骗不了人的,要所有官员联合起来一起才能骗朝廷。

  闲着没事说闹灾,那他肯定不是一个好官儿,为了点官声赔上政绩,没人愿意这么干。

  但十万人的县收一万人的税,朝廷的税是一个价,他在县里收的是另一个价,自个儿就给百姓把税务免了,那百姓说他什么?县太爷是好官儿。

  大明的土地连在一起,中央王朝权力集中,地方官充其量骗骗人。

  奥斯曼不一样,他土地绕着地中海大半圈,各地全是总督,苏丹本身就是类似总督的意思。

  要是施行像大明一样的税法,可能一年连十六万两黄金都收不上来。

  那是真的就被地方总督塞腰包了。

  他们住在君堡的速檀比起皇帝更像个大汗,跟法兰西国王一个样。

  所谓的新军,也基本上快变成君堡的包税人阶层,所有事都不是速檀一个人说了算。

  根本不会有人同意能让五千明军借道君士坦丁堡北上的要求。

  努尔巴努在宫廷里想了又想,最终决定先见一见陈矩,再说戚继美要求的事。

  说实话,但凡能被提出来的要求,都不好办。

  对她而言,召集所有速檀派出使者去跟陈沐开会,也是个不情愿的事。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