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第三章_搭伙过日子[七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友,后来还开了汉服定制店。

  她就在闺蜜那儿接单,酬劳是按件计算的。

  不过那时候她用的是电动缝纫机。

  也有手工缝制的,不过很少部分就是了。

  另外一个副业是画画。

  不过不是油画、国画那些高大上的。

  她画的是情侣头、封面这种。

  就是那种粉丝不过千平平无奇的底层小画手。

  实话实说,她画画不挣钱,但人菜瘾大啊,倒是一直坚持着。

  “这是啥?”

  是一个破面袋子,还挺沉,得有五六斤。

  一打开,居然里头是大米。

  她之前就奇怪家里怎么一点细粮都没有,原来是藏起来了。

  会过!

  不对,里头还内有乾坤。

  林小红从大米袋子里掏出一个手帕卷。

  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卷钱。

  终于找到了。

  不过她有点替原身的智商感到担忧。

  将钱藏大米袋子里,要是小偷真来了,他能放过米袋子咋地。

  真是偷一送一了。

  如今最大的人民币面值是十块。

  手绢里有六张十块的,剩下的五块、两块、毛分都有。

  加起来一共有八十二块七毛四分。

  除了钱,还有两张二尺布票,一张半斤油票和半斤白糖票。

  农民一年也见不到几张票,除了油票、布票、棉花票属于必发,其他的都是冒一年有冒年没有。

  她手里能有这么多票也是因为是秋收后生产队结算才发的,之后原身丈夫又出了事,原身哪有心思去县城逛百货商场。

  缺了那张一斤棉花票是借给大伯家了。

  这在农村很正常,谁家也没那个条件年年做衣服。

  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

  再赶上有的要办喜事,就会和亲戚朋友借票,然后慢慢还。

  林小红对几张有时代特色的票据很有兴趣。

  发现居然有期限的。

  看来回头还得去镇上或者县城一趟,可不能浪费了。

  别看油票有半斤,但这可是明年一整年的豆油。

  半斤大概是二百五十毫升,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个月大约是二十毫升,然后一个月按照三十天来算,二十毫升除了三十,得的结果为零点六毫升多点。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二十五克油,也就是二十七毫升左右。

  别忘了这半斤油是一家子的,她家现在是四口。

  看看这巨巨巨大的缺口。

  好在生产队年前会杀猪分肉。

  分到肥肉、板油就能耗油,也是油的重要来源之一。

  林小红回忆自己看过的视频,好像坚果也能提供优秀油脂。

  北方的坚果最常见的就是松子和榛子了。

  每年秋收后,大队长会带着村民们进山,采山珍打松子、榛子,然后卖给回收站。

  不过回收站给的价格很低,也挣不了几个钱。

  有不少人家会留一些,不是留给家人吃的,是留到过年待客的。

  林小红想到碗架子里的半篮子松子,好像有点少啊。

  她可不准备留过年了,平时当个零嘴,还能补充一波营养。

  她家生活在大队上算是不错的,可三个孩子都是黄瘦黄瘦的(皮肤发黄,头发黄,身体瘦),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

  她自己也是。

  既然这个身子换成她了,再没糟蹋的道理。

  那三娃,她也会用心养滴。

  搓搓手,还有点小激动呢!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