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半导体之殇_银河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汝京,就觉得他有责任提升东唐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水平。

  就义无反顾地来到东唐,并吸引大量他在德州仪器TI的同事和东岛同行一起来内地创业。

  当时他不仅卖掉了在米粒家的多处房产,把太太孩子都带到了大陆,连90高龄的母亲也一起迁居到了上沪。

  张汝京博士创办的华芯国际,不仅在芯片制造层面对东唐贡献较大,比如早在21世纪初期布局12寸产线,以个人资源,找齐了全米五大教会为他做人格背书,担保他所说的话都诚实可信,并允诺该国政府华芯的产品一定只用于商业用途,不会用于军事用途。

  2007年12月,华芯顺利拿到了45纳米产品的生产设备,仅比大西联盟等发达国家晚了1年左右的时间,2009年1月1日,他们又顺利拿到了32纳米生产设备的出口许可。

  然而,半导体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作为需要资金投入较大的产业,需要有国家资金支持,但国资入股,即很难再从西方国家引进设备,而不引入国资入股,却很难得到国家资金支持。

  黄豪杰很难以想象,是在什么样的坚持和努力之下,张汝京博士将华芯国际建立并不断在制程上突破设备的制约封锁,同时顶住多方压力布局12寸产线,在刚过去的几年里,12寸市场的产能早已证明他当初的眼光布局。

  除了芯片制造领域,张汝京博士更大的贡献在于,为东唐半导体产业培养了众多人才,现在东唐制造乃至其它领域企业的高管、CTO/COO/CEO,诸多来自于华芯国际。

  同时,张汝京博士还一直有心培养东唐本土企业,如果用外来设备,可能立刻量产,用东唐本土公司的设备,可能良率不够,不断改进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1年量产,张博士倾向后者,华芯国际也好,新昇也罢,皆是如此。

  而这一切中,老先生并不计较个人利益,无论是华芯国际的股份,还是为了尽早和解,放弃在东唐的反诉离开SMIC,或是创办新昇。

  张汝京博士更像是产业的布道者,而非逐利的企业家。

  想起徐根宝,在东唐足球大体制内退出,创办足球基地,培养青少年一代本该是落在应该具备战略眼光的学者官身上的事情,却要老徐扛着,还不断面临资金问题,个人不断供血基地。

  12强赛期间,东唐足球共有颜骏凌、顾超等8名当初根宝崇明基地产出的球员。

  但相当长的时间内,东唐足球急功近利得过分,只有他在重视青少年队伍,踏踏实实做着基础的事情。

  同样不该急功近利的,还包括半导体产业。

  然而,对于一个上市公司(SMIC),尚能够理解普通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心情,二级市场追逐短期利益,大量在财务报表上的折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