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八章 克拉地峡_银河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近代以来不断转型,但要想在海上抗衡西方,依然力有不逮。

  所以国内就以云贵、岭南为依托,以陆上推进的方式逐步扩大自己对中南半岛的地缘影响力,这对本土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米粒家来说,是难以阻止的。

  通过泛亚高铁和缅店管道等建设项目,不断加强与中南半岛的地缘联系。

  而经济上东唐和银河财团也有意识的,将部分低端产业转移到安南、简朴寨等中南半岛国家,构建由自己主导的经济合作圈。

  随着与中南半岛联系的紧密,尤其是各项交通设施的陆续建成,马六甲海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必将大幅下降。

  我们可以将西亚、黑洲的油气、矿石运到缅店、暹罗,再经铁路、管道等运至国内。这在距离上,比经马六甲海运要缩短许多;而东唐将工业品运往西方亦是如此。

  东唐与中南半岛的紧密地缘关系,决定了这些陆上线路的掌控,远比对身居中南半岛最远端的马六甲海峡来的牢固。

  所以,以中南半岛为支点,削弱马六甲海峡的地位,这不仅仅针对东西博弈的阶段性做法,而是符合国家利益的长远战略。

  而这个战略,对于依靠马六甲海峡活命的狮子城而言,当然是不能接受这种格局。

  但如果东亚秩序由米粒家主导,作为太平洋彼岸的海洋文明国家,他们当然不会在东南亚推行以陆代海,马六甲海峡的地位也就得到了保障。

  不同的地缘影响力拓展方式,决定了这其中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

  哪怕这一次修建克拉运河的计划不成功,东唐和银河财团仍然会以铁路、公路等方式,尽可能的替代马六甲的贸易中枢地位。

  一旦克拉地峡运河贯通,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位和便利性都将不复存在,米粒家对于马六甲的控制,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相较于马六甲,海船经克拉地峡运河航行,在时间和成本上俱有极大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运河航道资源的分配,就成为决定东亚,尤其是东北亚工业国前途命运的重要砝码。

  如果这条运河是东唐和银河财团参与建设和管理,那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话语权,就能在相当程度上干预运河航道资源的分配。

  这意味着,东唐以及与东唐友好国家的海船,能够更多的享受到廉价且优先通过运河的好处。

  东亚国家基本上都是外向型经济体,天竺洋航线对他们至关重要。

  当然克拉地峡运河不是唯一的航路,所有的船只,依然可以畅通无阻的经行马六甲海峡。

  问题是多出的1200公里航程和2-5天时间,会显著抬高这些船只的通行效率和成本。

  当然,克拉地峡运河对东唐的好处,不仅限于东北亚和南海北部。

  在南海南部,同样能以此谋取巨大利益。

  国内拓展地缘影响力的方式,严重威胁到马六甲海峡的地位,所以对马来国、印泥、狮子城这三个马六甲受益势力来说,他们当然对我们存在着极大的戒备。

  同时,这三个地区位于南海南部,与东亚大陆地缘关系相对疏离,国内对于这里的影响力也显得力不从心。

  但克拉地峡运河一旦建成,这一局面会得到极大改变,克拉地峡运河会造成双方现实联系的疏远。

  但这条运河的出现,却会极大降低马六甲海峡的地位,进而严重削弱马六甲的地缘价值和发展空间。

  伴随着运河的通行,此消彼长之下,南海南部的格局将发生改变,东唐和银河财团将获得压制这三个地区、迫其归顺的力量和可能。

  在北则恩威并施,在南则仗势相欺,通过不同的手段,建立全新的东亚新秩序。

  如果克拉地峡运河建成,这一战略将得到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

  当然,运河的建设过程不会平坦,之前这个项目由民间企业出面合作,但是进度一直被拖在纸面上。

  现在银河财团要插手进去,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各方势力的阻扰和破坏。

  不过,鉴于这个项目的重要战略意义,加上东唐和银河财团两个大流氓级别的力量,已足以抵御各方势力干涉,让这一项目顺利推行下去。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