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六章 他来了 上_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章副标题:防火防盗防大师

  …………………………………

  1921年6月20日,星期一早晨。

  “《卫报》:《来自纽约的中国奇人在南安普顿港登陆》……哈……”

  《卫报(TheGuardian)》1821年创刊,政治倾向较激进,立场偏左。

  可惜老子不是拿破仑,不然最后就是“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的忠诚伦敦”了啊。

  “《每日电讯报》:《一向污蔑大英帝国的不入流的华人作家和码头无辜群众发生冲突》……哈哈……”

  《每日电讯报(TheDailyTelegraph)》1855年创刊,可称之为英国保守党之喉舌。

  看起来保守党对自己意见很大吗,那么老子在搞出那条大新闻之前要低调一点。

  “《泰晤士报》:《不可名状的东方巫师和不明原因的码头奇案》……哈哈哈……”

  《泰晤士报(TheTimes)》1785年创刊,这家报纸乃是“谁在中央支持谁”,基本上和英国执政政府的步调保持一致。

  果然是英国第一大报纸,连“不可名状”这个词都学会了啊。

  而我们袁大师一边在餐厅里面吃着早餐,一边看的这三份报纸便是大英帝国的三大报。

  除此之外,英国的全国性“高级”报纸,还有《金融时报》、《观察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星期日电讯报》。

  稍稍解释一下,英国各家日报星期天都休息。为了填补这个空档就有了《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泰晤士报》没关系)和《星期日电讯报》(《每日电讯报》的姊妹报)这两份专门在周日发行的周刊。

  再稍稍扩展一下,英国目前最著名的三家杂志是《经济学人》、《旁观者》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经济学人》可是最为著名的自由主义经济类杂志,每一期的封面都印着,参与一场推动前进的智慧与阻碍我们进步的胆怯无知之间的较量。

  《旁观者》乃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政治类周刊。

  最后一本则是英国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周刊,袁燕倏还真的向这份杂志投过稿,而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人家拒绝了。

  “早啊,尼奥。”

  “早啊,阿尔伯特。哦,还有爱因斯坦夫人和魏茨曼先生。”

  袁燕倏扔下报纸,站起身来向打扮齐整的三人问道:“你们这是要走了吗?”

  爱因斯坦点头回道:“是啊,尼奥。我们来向你告辞了。”

  他一指自己的同伴道:“哈伊姆要回曼彻斯特……”

  以色列第一任大统领哈伊姆-魏茨曼先生现在还在曼彻斯特大学里面当化学系教授。

  袁大师原本真的不知道有一家曼彻斯特大学来着,他只知道曼彻斯特联队。

  “而我和爱尔莎订了今天的船票回欧洲。”

  “你们这么快就要走,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