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大英雄_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章副标题:大师造英雄

  …………………………

  “1923年5月5日晚,我作为《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Revie)(译者注1)的记者与几位新闻界朋友一起从南京乘火车去北京,计划采访一项刚完成的拓荒工程。这项工程的拨款是由美国红十字会承担的,其宗旨是赈济黄河两岸的灾民。我们乘坐一列蓝漆钢皮火车。其车厢内设一、二、三等。在当时,这不仅是中国大地上设备最先进的,而且是整个远东仅有的一列全钢火车。

  译者著1:《密勒氏评论报》是一份于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创刊的综合型周刊,,创办人是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驻远东记者汤姆斯?密勒(T-F-Millard)。著名的美国记者,《红星照耀的中国(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就是以该报记者的身份采访天魔传人的。

  这列火车的头等车厢全是一间一间的软卧,来自不同国家的乘客,有的是在作全球旅行,有的是在中国做生意的。

  乘坐头等车厢的这些旅客,大约来自六七个国家,有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和罗马尼亚人,以及许多中国人。其中不少是妇女和儿童,包括小约翰-洛克菲勒的妻妹露西-奥尔德里奇(LUCYAldrich)小姐。她是已故的罗德岛州参议员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的女儿。陪同她旅行的是柯福登小姐和一位法国女佣丝恩博格小姐。另外,还有两位美国陆军军官艾伦少校和平格少校以及他们的妻子和儿女。还有几位法国和美国商人。来自墨西哥瓜达拉加拉城的威利亚夫妇,他们是一对来远东的新婚夫妇,威利亚先生是墨西哥著名实业家。另一位旅客是非常富有的意大利律师墨索(G-D-Musso),他曾经因为供职于公共租界而成为巨富,但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发财的。他担任上海鸦片烟公会代理律师多年,是墨索里尼的最早支持者之一,而且还是罗马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的大股东。

  后来我听说,乘这次列车却北京的原来还有一些日本人,可不知什么原因,当车到徐州东站时,他们便中途下车,神秘地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与我同住一间卧铺的是法国人伯鲁比(Berube),他在中国海关关务署工作,这次去北京,是他在法国参加欧战后,重返中国工作。先前我与他素不相识,但一谈起欧洲的战争和远东地区复杂的政治形势,便有了说不完的话题。另外他惊喜地发现我是袁燕倏先生朋友。因此,我们一直谈到凌晨两点钟。

  时值北国的早春,一轮明月空中高悬,极目远眺,可以清楚地看见远处光秃秃的泰山山脉。望着窗外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