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类的解读_催泪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易的这一场直播问答,还是相当的成功的。

  然而他给出的答案,虽然说这部电影的确他这个始作俑者拥有最终解释权,但是这玩意,根本没有卵用。

  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而且电影又不是考试,哪里有什么标准答案?

  有人说,人家李易都那么说了,你难道比他还懂?

  然后他们就会反驳说,李易是导演,但是同样的也是电影的出品人,人家为了宣传电影,当然是挑大家喜欢的答案来回答咯。

  不过,尽管大家看待电影的角度,和理解不同,可是不妨碍大家喜欢这部电影。

  其实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国内的喜欢这类的偏故事性,偏剧情向的电影的观众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纯粹的喜剧片,或者其他的爆米花影片,在今时今日可能能够爆出一个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却很难有太好的口碑,亦或者也很难有那么多的讨论。

  而反倒是《本杰明·巴顿奇事》这样的电影,让观众有了一种可以自己解读的趣味性,反而更受欢迎。

  大众影评网上,《本杰明·巴顿奇事》的评分也是居高不下,高达9.1的评分,超过百万人的评分,足以证明这部电影有多受欢迎。

  而对这部电影的喜欢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

  有个网友发起了一个帖子:“《本杰明·巴顿奇事》有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结果底下的回复非常之多。

  ““有些人在河边出生长大,有些人被闪电击中,有些人会弹钢琴,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做纽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亚,有些人是母亲,还有些人,能够跳舞……”电影结尾,本杰明巴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一个个微笑登场,就像他们在巴顿不同寻常的一生中一个个登场和谢幕一样。

  在这个以本杰明和黛西为主角的故事里,他们是过客;在他们自己的故事里,本杰明是过客;而对于这个星球而言,现在存在的一切生物也不过是过客而已。在雨声和黯淡的光线里,这些过客都闪耀着温暖的光彩——他们或许有心或许无意,参与塑造了我们看到的本杰明巴顿,正如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塑造我们一样。

  时间无疑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本杰明巴顿的外形虽从苍老变年轻,但内心的成长却和常人无异,他和黛西经历分分合合,人生的轨迹在中途重合——此前的人生是为了相遇做准备,而之后的离别则显超脱。

  喜欢本杰明巴顿给女儿的日记中说的:

  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对于我来说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该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