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4章 临沂之战_这个三国很核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闻言,沮授等人面露苦涩。

  两日时间,荀彧的确能赶到临沂,可城中的兵马数量,怕是已经不足以坚持两日。

  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可就真成了必死之局。

  两天时间,这个在平时决策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现在却让众人感觉无比漫长。

  “诸位不必沮丧,如此强度的进攻,袁绍老贼也未必能旷日持久,而我等也未必不能再坚守两日。”刘备笑着宽慰众人道,“大战刚过,诸位也都该累了,只留一千人在城头探查敌军动向即可,诸位且都去歇息吧。”

  局面崩坏至此,刘备除了宽慰之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当务之急是让士卒恢复体力,迎接明日的一场恶战。

  “遵命!”

  沮授倒是没有再劝,而是拱手领命,随即便率众将转身离去。

  下了城楼后,沮授却将徐晃留了下来。

  “军师,何事?”

  老实人徐晃其实并不傻,并且一眼就看出了沮授有心事,便开口问道。

  沮授笑了,心中暗叹徐公明果然有将才。

  “公明将军,不知你可曾听过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军师此言何意?”

  对于这个出自《孙子兵法》的名言金句,徐晃当然是知道的,只是他不知沮授此时说这话的用意何在。

  但见沮授面色幽幽道:“长史曾有令,事不可为时,以保全主公安危为先。所以,某要你明日大战起时,护送主公撤离此城。”

  “遵命!”

  徐晃下意识一抱拳应道,随后便品出了沮授话中不对劲的地方,皱眉道:“军师,若主公不愿撤退,末将又该如何行事?”

  沮授看着徐晃,眼中满是坚决之色:“那就将主公打晕,抬着撤离此城。”

  这句话顿时把徐晃吓得浑身一颤,连连摆手道:“军师,末将万万不敢行此事,若是主公醒来后怪罪,末将……”

  “徐公明!”

  见徐晃不断推诿,一脸的惶恐,沮授当即一瞪眼,加大了声音喝道。

  闻听这声巨喝,徐晃终于冷静了下来,最终满脸歉意道:“军师,末将……”

  “公明将军,主公乃百代未见之明主,胸中装着天下苍生,自是不愿意舍百姓而去。”沮授满脸认真道,“但我等身为臣下,却不需要爲這些操心。如今我等所虑者,自然以主公安危爲先,公明将军以为如何?

  若是事后主公怪罪问责,自有长史与某替你担着。”

  沮授明白以自己的威望,尚不足以使徐晃信服,便拉上了林朝一起背锅。

  闻言,徐晃面色一阵挣扎,思虑良久后,最终才下定决心。

  “也罢!军师所言,正是为臣之道,末将岂有不从之理。若事后主公怪罪,末将听凭处置便是,也算求个无愧于心。”

  徐晃不是文臣,职责除了领兵打仗之外,便是听命行事。关于思考大局和劝谏这种事,不该也不能由他来做。

  事后刘备很可能不会怪罪沮授,但对于不尊军令的徐晃,惩罚和冷落应该是免不了的。

  不能如臂指使的兵刃,任谁也不会喜欢。

  所以沮授完全能理解徐晃之前的犹豫和挣扎,也明白徐晃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态才答应的自己。

  “将军高义,请受某一拜!”

  沮授正了正衣冠,极为郑重地衝徐晃一礼到底。

  ……

  夜幕很快降临。

  曹袁联军营盘内一片灯火通明,今日虽然没能拿下临沂,但战果也是显著的。

  袁绍下令大宴全军,借此激励士气,明日便一鼓作气,拿下临沂!

  可在营盘十里之外,一支万人的兵马正举着火把趁夜行军。

  而这支兵马的最前方,一位青年将领身着银袍银甲,胯下一匹白马,正是从渤海郡回援的赵云!

  正当赵云率军行进间,忽然有一名探骑来报。

  “将军,前方十里有一处巨大的营盘,看上去应该是敌军之所在!”

  闻言,赵云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好,紧赶慢赶,终于还是赶上了,幸得临沂未被攻破,不然某何颜面对监军!”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