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九章 苏培盛制_鉴宝神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话还没说完呢,先生。”

  何林伸手一摆,沉声道:“你刚才说了,这些是老爷子的东西,按说继承祖物,来路算是很正。”

  “但是这都是你的片面之词,也没个依据,我这开店的摆开八仙桌,迎接四四方!”

  “不管是有个刮风,还是下雨的事儿我都得受着,所以呢,还是得求个稳,咱们得立个字据。”

  中年男子并没有立即回答。

  何林见状又补了一句,“不然,就是白送我我也不要。”

  “好,就依你的,立个字据!”中年男子这才点头答应。

  王维取来纸笔,中年汉子掏出身份证,何林核对后才立下字据,点了钱,交接了东西,中年汉子这才乐呵呵的离店而去。

  王维拿过收起字据,留意了一下,原来那汉子姓董,叫河东。

  “何哥,你这一通忽悠可真是一点都不留情啊!”

  见董河东走远,王维这才拿起那棋篓细看,嘿然道:“这玩意儿应该是清代的东西吧?你可真够黑的啊!”

  “我呸!老王你这话可就说得差点意思了。”

  何林呸了一声,拿起匏器笔筒看了看,笑道:“哼,像他那种没良心的不孝子!我还能让他占半点儿便宜?”

  王维一听,嘿然道:“嘿嘿,确实是这个理儿。”

  说着,他将棋篓反过来一看,只见底端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印。

  苏培盛制!

  “咦?!这苏培盛……名挺熟,一时却想不起来。”

  王维眉头一皱,脑袋嘀咕道:“他干什么的来着……”

  “噢!我想起来了!”

  突地,王维一拍巴掌,豁然道:“这人是个太监!”

  何林将手里的笔筒也反过来一看,同样底部有一个四方小印,笑道:“呵呵,现在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李德全,哪有几个还知道苏培盛的,不然这小子也不会几千块就把这些东西给卖了!”

  苏培盛是康乾时期的总管太监,那可是太监中的一把手,就连清代“御赐”恩济庄太监茔地也是有墓碑并留下拓片的角色!

  后代电视剧《甄嬛传》,《宫锁珠帘》之列的清宫戏中那也是时常出现的人物。

  根据清代《永宪录》中的记载,“培盛幼侍圣祖。与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结。”可见其当时地位之高,在朝野之上人脉之广!

  这匏器底部所写的“苏培盛制”,绝非是一个总管太监制造匏器这么简单,其中代表的,那是康熙皇帝的宫廷御用器。

  康熙皇帝特别偏爱匏器,当时备受恩宠的苏培盛,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康熙的制造“代理人”。

  由此,苏培盛还得了个“苏葫芦”的外号!

  在康雍乾清三代,匏器多为官方制作品,除了皇帝,也多为王公大臣使用。

  目前大多数流传下来的器件儿都放在博物馆里,例如燕京故宫大约藏有匏器几百件,流入民间的倒是很少。

  所以说,现在的收藏家和玩家都很难收集到清中期的匏器。

  这也随之而产生了一种怪现象。

  那就是收藏匏器的人很少,在收藏界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但是一旦有清中期的匏器出现在市场上,拿立即会称为焦点,引起各地收藏家的关注!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