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52、杨凡讲运动战二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月如没有直接指出杨凡的错误,而是避而不谈,只讲阿敏。

  「阿敏当时在南方布置了口袋,如果被我们调动,口袋就会有缺口,所以他宁愿放弃吉林城,也要引诱我们南下。」林月如侃侃而谈。

  杨凡鼓掌,就是这样,围城打援的关键是,你围的城是攻其所必救,其实是阳谋。

  杨凡选了一个不痛不痒的位置呢。而且那里都是些栖林人。不是八旗本部。价值有限。

  吉林是水路码头,但是在击退杨凡前,价值有限。尽管控制吉林就能和杨凡争夺索伦和北山人。但这个前提是击退东海人后,吉林的战略价值才会凸现。

  小姐姐们听完老爷的讲述,都恍然大悟。刷刷刷的快速记录。

  原来老爷也不是每一次都用兵如神,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而且老爷一点也不忌讳。坦然承认,这种胸襟令人敬佩。

  陈曦问道:「老爷,那是不是,敌我双方运动起来,就会比较好打呢。我觉得运动战的成败关键要看哪一方掌握战场主动权,哪一方被牵着鼻子走。」

  杨凡赞许的点点头。

  确实是这样,只有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才能在敌人疲于奔命中找到战机。

  「确实是这样,运到战有以下几个好处。」

  首先,运动之敌,都会保持密集队形,我们有火器和钢弩优势,等于提高了射击精度。燧发枪准头再差总能打死一个。燧发枪装多颗铅弹,当霰弹枪用效果更好。

  现在杨凡的燧发枪口径大,如果使用小钢珠葡萄弹,效果更好。(葡萄弹在海军章节介绍过,有图。)

  面对扎堆的敌人,一颗手榴弹能打出一颗榴弹炮的效果。

  看到小姐姐们齐刷刷的记录,杨凡喝了口水,继续讲解。

  其次,运动中的敌人通常保持行军队形,而不是战斗队形。没有任何的战术展开。这在冷兵器要靠军阵作战的条件下,非常容易击溃。

  第三,运动中的敌人,侧翼暴露,缺少防护。遇到攻击更容易混乱。

  第四,运动中的敌人,遇到攻击,只能就地防御。就像这次的镜泊湖之战,阵地是我选的。阿敏根本没法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地形,也没有时间构筑工事。这就是他被我打败的原因。

  杨凡看到她们都听懂了,总结道:「孙子曰,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我最佩服的兵家大师刘伯成将军,说的更加精辟。攻其必救,消灭其救者。攻敌必退,消灭其退者。」

  杨凡讲的深入浅出,连梅姨都听懂了。小姐姐们眼睛都亮了。一个个激动的不行。兵学是历代不传之秘。私相教授是要杀头抄家的。这可是大明最保密的学问。

  涂山月激动的小脸通红,今日又学到的宝贵的知识了。小娘皮可是非常爱读书学习的。

  不过激动过后,涂山月歪着小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