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2、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的进化二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要是解决了燧发机的问题,完全就没有必要用什么火绳枪。

  法老的持拖鞋官:燧发枪之所以能取代火绳枪更重要的原因是射速提高了,火绳枪打一枪,需要25个步骤,有一个弄错这枪都打不响,久经训练的老兵一分钟也就两到三发的样子。时间都浪费在处理火绳上了。

  而燧发枪去掉火绳直接把开火的步骤减少了近一半。久经训练的老兵射速可以达到一分钟四发,优秀射手能达到五发。多出来的这一两发可是决定了一场战役的胜败。尤其是对付骑兵时,20米的距离还有机会再开一枪的。

  憋尿能行千里、拉稀寸步难行:各位,插一句啊,其实燧发枪的精度是比火绳枪是下降的,具体原因不明,但是你们可以去查,有大量的历史记录,清朝为什么迟迟不愿意装备燧发枪,这玩意明朝末年就有了,就是因为精度下降了。一鸦战争的时候清军败得那么惨,不是火绳枪真的和燧发枪没法打,而是八旗绿营完全烂掉底了。

  美第奇家族的美少女: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射速快就是硬道理,照样淘汰火绳枪,机枪还不是同样没有步枪准。清朝乾隆皇帝攻打缅甸人,缅甸人一向以军无纪律,训练极差著称。但清缅战争时,缅甸燧发枪手仍凭借高射速给予清军火绳枪手以极大杀伤。

  憋尿能行千里、拉稀寸步难行:燧发枪早期还有发火率的问题。燧发枪因为采用机械打火,导致发火效率不高,尽管后来逐渐改进,但基本也只能把哑火率降到3%~5%。而火绳枪基本是100%发火。

  燧发枪有转轮打火和燧石击发打火两种。早期打火率只有一半。燧发枪的击发率是大问题,士兵们在战场上使用燧发枪射击时,最高只能保证80%的击发率,常常会因为风吹、雨淋、火药受潮、击发药放少、忘放子弹、燧石破损、火门堵塞和士兵紧张等原因而发射失败。

  杨凡看到这里基本搞明白了,火绳枪是怎么进化到燧发枪的,就是两点。第一简化繁琐的操作步骤。第二极大的提高了射速。

  他心里其实已经有所取舍了,他手里现在有卡车减震用的弹簧钢片。都是二愣子收废品弄来的,数量很大。这些现代的弹簧钢来做击锤弹簧机构,可以保证极大地提高机械性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瞎火问题。

  这样的话确实没有必要从火绳枪一步步走到燧发枪了。杨凡决定直接从燧发枪做起。

  这段时间,大量招收的流民里边,工匠都被甄别出来。铁匠营已经有了一千五百余人了。这么多人打造枪管和燧发机,极大的提高了产量。

  这段时间成功的做出来一千只燧发枪步枪和五百只燧发枪手铳。

  这批手铳装备了团练的军官。

  而带刺刀的步枪则装备了团练保留下来的老兵。

  此时张疙瘩看到每个小队都有一伙老兵,手持着带刺刀的燧发枪步枪时,心里充满了信心。

  每个小队第一排是包铁盾牌,可以挡住敌人的弓弩和火枪射击。第二排是使用燧发枪的老兵。可以打击150米到30米的敌人。

  这射程和精度足以压制弓弩。当敌人冲到三十米内时,第三排的民兵用九连发的火门枪步枪密集发射糊脸。然后燧发枪还能在打一枪。

  最后所有人上刺刀冲上去肉搏。

  完美。

  虽然只有一千八百人,却让他觉得即使对上整个甲喇的建奴也不胆怯。

  看着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张疙瘩大吼一声:“开拔”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