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09、凤凰楼密议二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独霸对辽东的贸易,垄断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他迫切的需要钱来养军队,有可能的话,也尽量扩大军队。

  皇太极看的清楚,袁崇焕非常明白,军队就是他的命根子,谁要动他的军权,他就和谁玩命。

  为了这个军权,为了维持他的军队,他不惜和任何人决裂,甚至杀掉挡路的人。例如毛文龙。

  皇太极心里明白。袁某人就是把皇帝、东林、晋商、后金、勋贵想方设法,坑蒙拐骗,用巨大的利益,硬是弄到一个锅里。

  在这个他布的局里,用勺子搅动。好捞取他个人最大利益。

  皇太极精于算计人心,他潜移默化的推动着,挑动着袁崇焕和毛文龙的矛盾。不断的把毛文龙的书信泄露给袁崇焕。给他更多的毛文龙把柄,以期增加他下手的决心。

  皇太极反复思量,这次南下,唯一可以打消袁崇焕北上的理由,只能是更大的利益和更大的机会。

  显然,袁某人动心了。他认为后金大军打到帝都城下,皇帝和内阁必然吓得慌作一团,那个时候,他带着关宁军出现在帝都城下,他就是天,谁都要求着他。他可以谋取最大的利益。

  如果他胆子足够大,换了皇太极本人一定会做不忍言之事。毕竟谁不想,攫取最高权力呢。所以,以己度人,袁蛮子也一定受不了诱惑。这种机会,可是不会太多的,也许只能有一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这个机会要是抓住了,可远比去攻打辽沈的收益大的多。

  当然,这些算计是不会让宁完我知道的。

  在出征前,鉴于当前的形势,皇太极打算改大金国名为大清,同时颁布《颁金令》改族名为满洲。这件事,皇太极已经和代善等诸位大贝勒商议已定。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要在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下令改族名为满洲。

  天聪十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诸贝勒大臣以远人归服、国势日隆为理由,请求为皇太极上尊号,未允。

  同年四月五日,满洲诸贝勒、固山额真,蒙古八固山额真,六部大臣,孔、耿、尚,外藩蒙古贝勒及满蒙汉文武官员齐集。

  多尔衮捧满字表、巴达礼捧蒙字表、孔有德捧汉字表各一道,率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赴宫门跪下,皇太极在内楼,御前侍卫传达,皇太极命满、蒙、汉三儒臣捧表入,诸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头礼,左右列班候旨。

  三儒臣捧表至御前跪读,表中盛赞皇太极的文治武功,上合天意,下顺民情,请上尊号,一切仪物,俱已完备,只待赐允。

  皇太极听后同意,并发誓倍加乾惕,忧国勤政。消息由儒臣传出,众皆踊跃欢欣,叩头而出。

  第二天决定选择吉日四月十一日举行登极大典。届时正式祭告天地,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建国号大清,实际是把后金改为大清,改元崇德。

  祭告天地完毕,在坛前树鹄较射。皇太极正式登基为大清皇帝。

  可是,这一切都提前了。

  因为,杨凡这只蝴蝶煽动的翅膀,已经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