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5章 权力的交接3_大齐悍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说得不对的时候,可没见过你说过半点不是。”

  元好问呵呵笑道:“奉先啊,这你就不懂了,陛下如果是一个明君,那么身为当朝宰辅,就应该如我一般碌碌无为,其实碌碌无为就是最大的作为。因为陛下不会胡作非为,自然就不需要臣子表现得太多出彩,一个朝代如果有太多的直臣和诤臣,那就意味着当朝君主并非一个明君。

  所以我现在这么做,其实并未做错,倒是你,仗着有从龙之功,很多时候都不给陛下面子,这就是老夫所不齿的了。

  对,你有功劳在身,可是当年跟着陛下起家的人,那个时候的武将到现在还活着的着实不多,但是这也不是你刘奉先恃宠而骄的理由吧!咱们这些老兄弟谁不是跟着陛下南征北战的?凭什么你就可以在朝堂之上因为一点点小事大放厥词?

  身为臣子,却没有一个臣子的觉悟,这是你刘奉先人生中最大的败笔。”

  刘奉先有些时候之所以会在李神通跟前没有一个臣子的样子,其实是有很大的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就是刘奉先没有儿子。

  当年如果不是因为李神通的一道命令,刘奉先的儿子根本就不会战死沙场,要不是因为李神通的一道命令,刘奉先自己也不可能会失去生育功能。

  所以,他在朝堂之上总是会去顶撞李神通,而李神通却根本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生气的原因,就在这里。

  毕竟刘奉先家里的悲剧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李神通而造成的,他身为皇帝,尽管有皇帝的尊严,这种尊严不容践踏,然而他心中对于刘奉先始终都是有愧疚的。

  这种愧疚让李神通对于刘奉先几乎是采取一种放纵的姿态,他知道自己这个老朋友如果不把心中那些个不满给发泄出来。刘奉先也好,元好问也罢,都是李神通身边的肱骨之臣,他必须要权衡利弊,只有真正的权衡之后,他才能好好的掌控这两个手下的臣子。

  可以说,如果不是刘奉先和元好问一直都尽心尽力帮助他,李神通在管理大齐的时候绝对不会轻松到哪里去,哪怕他真正意义上的一心都扑在政务上,他也绝对不会轻松起来。

  刘奉先心有不忿,刚要开口反驳,就被李神通给制止了:“老元,你也不要说这些了,奉先这么做有他这么做的道理,咱们一把年纪了,整这些有什么用处?

  服章那位已经过世但是却存在于传说中的老师有这样一句话,叫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你说咱们都一把年纪了,还想那么多得失干什么呢?

  奉先和你,号称是朕的左膀右臂,现在朕的左手难道要打朕的右手了不成?”

  李神通这么一说,元好问不由老脸一红,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找刘奉先麻烦的时候,只是当着李神通的面,看到昔日那个丰神俊朗的陛下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他忍不住想要吐槽几句罢了。而且,他对李神通也没有什么意见。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