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温室大棚_明朝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元青一说到种子的事情,先前脸上的神采竟一点也寻找不到了。

  农元青说完,突然意识到,自己一个常年在土地里耕种的农民尚且不懂的该如何应对,更何况是一个久居深宫,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帝王?

  “陛下,草民的意思是,希望陛下能够……”农元青越说反而越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支支吾吾,急的干瞪眼。

  “朕懂爱卿的意思,现已入深秋,结穗的稻苗自然受不了寒风。”农元青惊讶地看向朱允文,帝王不仅听懂了他乱七八糟的表述,居然还可以表述出来,实在出乎农元青的意料。

  “那依陛下的意思?”

  “若使稻苗受不到寒风,稻苗自然就不会被冻死。”农元青一提到这件事情,朱允文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现代的温室技术,不论是什么季节发育的作物,只要走进温室,便可以供四季使用,若是古代也能够有这样的技术,何愁还会闹荒灾,没有饥荒,又哪里会有这么多揭竿而起的农民呢?

  朱允文的话仿佛一颗石头投进农元青的脑海,荡起一圈圈涟漪,他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那句“受不到风寒”,只是到底怎样才能让稻苗免受寒风呢?

  “只是陛下,人尚且寻不到一处温暖之地,又如何使得稻苗不受寒风呢?”摆在朱允文面前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既关联到古代的农民食不果腹的问题,又关乎到一场农业的大提升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倒了朱允文。

  他一惯觉得自己是个现代人,思想与智慧自然要超前于古人,可此时摆在眼前的问题,却一下子跳跃到一个极其陌生的领域。

  朱允文苦思冥想,却得不出一个答案。在现代,最简单的温室莫过于俗称的大棚,只要在种植上植物的地方,蒙上透明薄膜做成的大棚,既能够保持温度,还可以接受到太阳的照射。

  农元青若是想要救活这些稻苗,做一个与现代大棚相似的温室便势在必行。但是在各种设施匮乏,条线恶劣的情况下,温室谈何容易?

  一个奇妙的想法出现在朱允文的脑海里,正是农元青这一句“温暖之地”点醒了朱允文,只见帝王突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农爱卿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情朕定会给你一个答复。”

  皇帝这般说,农元青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有用的办法,又见外面天色不早,便退下了。

  农元青走后,帝王反而陷入沉思,温室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一点也不容易,按照朱允文的设想,最好就是为在这些稻苗的周围搭建一个“温室”,这个温室全用木板制成。“温室”头顶之处的木板设置成活动门,等到白天出太阳的时候就打开,晚上温度低的时候,就将木板关上。

  朱允文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当即拿起书案上的毛笔,蘸足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