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5章前提和条件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老,只要您肯出山,啥条件我都答应您,您想要啥人我都给你弄来,您就开口吧!”

  一听说杨震吟居然如此痛快地答应了出任“矩阵”实验室的负责人,谭振华顿时喜出望外,立刻拍起了小胸脯开始狂吹牛逼地大包大揽。

  杨震吟却笑眯眯地说道:“不急,科学研究需要循序渐进,我们先来解决一个前提,振华,你听说你还在斯坦福读书,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但你刚才说,你的“矩阵”实验室研究的内容将涵盖基础物理、半导体、电子、通讯等前沿学科,而且你居然想到了要我来负责这间实验室,那么我猜,你是想学“贝尔实验室”吧?”

  谭振华有些错愕,不过旋即还是点了点头。

  这是他的梦想和目标,不过这个牛逼吹的有点大,所以他还没好意思当众宣扬过……却没想到,今天与杨震吟甫一见面,就被这位睿智的老人一口叫破。

  所以这些搞物理的大神们,其脑回路都和常人不同啊,怕不是都得120起。

  看他点头,杨震吟继续笑眯眯地说道:“嗯,既然我猜的不错,那我就要问你了,小谭总啊,我倒是听说过你,也知道你有点钱,不过,你能扛得住搞这些前沿科学的大笔开销么?”

  谭振华实在没想到,全球物理界仰望的大神杨博士,跟他说的前提居然是谈钱。

  这种风格,为毛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见他一时没有转过弯来,杨大神又专门解释了几句:“你看,“贝尔实验室”隶属于,而呢?每年拿出其营业额的3投入给实验室用作研发资金,这使得实验室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下,也是其能够产生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底气所在。当然,反过来,实验室又用大量的新技术来反哺了,自从1925年这间实验室正式运营开始,迄今为止,拥有的专利数超过了2万件,换句话说,“贝尔实验室”每天都在产生一件新的专利技术,这些新技术帮助一直占据着技术的最前沿,是其在通讯、基础半导体、计算机等领域一直领先且几乎垄断了米国有线通讯市场的根源,小谭总,你知道公司的年营业额吗?。”

  这事儿谭振华还真知道,他既然以贝尔实验室为目标,当然也关心过它的运营状况,截止去年底,的市值是529亿美元,在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蓝色巨人”,年营业额高达330亿美元,而此时的英特尔,年营业额只有区区16亿美元,不到的零头……

  这也就是说,“贝尔实验室”一年可以获得约10亿美元的科研费用。

  如果再加上因该实验室与米国政府、军方开展的各项技术合作研究而获得的专项拨款,这个数字有可能达到15亿美元之巨!

  虽然由于在通讯行业的垄断地位而在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