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4章支持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局势非常明朗,自己把想拜访沈宏的想法与师昌旭一交底,以老爷子的聪明睿智,当然能立刻猜出来自己是为了什么。

  除非在客机承重结构这种关键零部件上,自己可以一直满足于由不列颠宇航供货的局面,否则,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解决。

  不过看看他连发动机这种需要大笔投资的技术都要坚决引进、自行生产的态度,想想也知道他会怎么做了。

  既然目标是彻底摆脱对不列颠人的依赖,那答案也就非常简单,就是必须依靠华夏目前唯一的这台安装在112厂的3万吨模锻压机,尽可能地挖掘它的潜力,自行制造飞机主承力大梁。

  这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是非题。

  沈宏肯定是知道这台由他本人当年主持建造的大压机处在什么技术状态的,师昌旭做为一个搞金属材料的,大概率也知道,谭振华甚至估计,他们连以国内现有的技术能力,该怎么升级这台设备都做过好几轮方案。

  至于为什么没有实际行动么……99999就是没钱闹的。

  换句话说,他们有极大的可能就是一直在等,等国家有什么重大项目上马,需要比现在能实现的更高级别的加工能力了,再提出升级这台大压机的方案好获得一笔资金来实现这样的升级改造。

  或者,等到一个像自己这样有钱的凯子……

  当然,谭振华也相信,钓凯子这种想法原本只存在于他们互相开的玩笑里,毕竟找到一个肯投资这玩意的凯子也实在太难了些,别说华夏,放眼全世界估计也找不出来几个。

  国之重器,当然应该是国家投资了,对吧?

  你还别说,谭振华的这个猜测,其实无限接近于事实真相。

  在他的前世,这台安装在112厂里的3万吨大压机,在历经多次小修小补之后,一直扛到了2003年才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次大规模升级,这次的升级使其锻造能力一口气提升了40,相当于按原设计参数换算的话,能干5万吨压机的活儿了,加工精度也一口气提升了20,而究其原因,则是国家新一代运载火箭立项,再用原来的老装备,实在应付不来了。

  至于后来为啥又上马了全亚洲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机,那自然是因为,想造“运20”这样起飞重量超过200吨的大飞机,老家伙再升级也是有心无力,华夏的高温模具技术没有米国那么牛逼,可选择的技术路径也就只有像师昌旭说的那样,依靠“大力出奇迹”了。

  谭振华并不知道华夏巨型压机的发展历史,不过他想确定自己的猜测,也只需要转动小脑袋试上一试便知。

  “那,沈老,您有没有现成的,比较合适的升级方案呢?”

  “那当然是有的,小谭总我告诉你吧,其实有一位华清大学的老师带领的团队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