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83章皱眉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实话,在谭振华听来,汉柴的历史有些乏善可陈。

  50年代初期,该厂成立之初的名称叫做“汉阳通用机器厂”,看名字就知道,那时候的产品跟柴油机八杆子也打不着——事实上也是如此,成立之初,该厂的主要产品是各种简易农具,嗯,也就是锄头钉耙犁头什么的。

  不过该厂的第一任厂长于志安是一个有思想有闯劲的人,1956年,他去倭国参加了一届倭国工业品博览会,在会上就发现了倭国久保田公司研制的一样神器——手扶拖拉机,立刻如获至宝。

  于是,他带了几张这种手扶拖拉机的广告图片回国(注意重点,只有几张广告图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厂里的职工。大家经过讨论,认为这种机器非常适合在华夏的农村使用,如果能搞出来,肯定会受到广大农民兄弟们的欢迎。

  说干就干,职工们带着为实现农业机械化作贡献的决心,萌发了制造华夏手扶拖拉机的愿望。

  但是,当时的工厂不但设备简陋,技术力量更是薄弱,全厂能勉强被称为“技术人员”的一共才8个人,在既无图纸、又无资料的情况下,要研制出这样的一台手扶拖拉机必然面临了很大的困难。

  不过当时的华夏是一个激情飞扬的年代,举国上下都憋着一股子创业的热情,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大家边干边研究,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遇到的难题,比如,当发现以该厂当时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独立制造出柴油机这种相对复杂、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产品时,他们就立刻向全国上下求援,最后终于发现,江南省的柴油机生产大厂常州柴油机厂有合用的单缸柴油机!

  那时候华夏哪有什么知识产权的观念啊?讲究的是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听说汉阳这里有利国利民的新项目要上马,没说的,支援!

  于是,在常柴厂从图纸到技术人员的倾力支援下,经典款s195单缸柴油机就此于第二年便落户汉阳,并有了一个本地化的名号——“长江195”单缸柴油机,“汉阳通用机器厂”也顺势改名为“汉阳柴油机厂”,并凭借着研制成功华夏首台手扶拖拉机而成就了企业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而企业的第二个高光时刻就是西汉斯退休老头威尔纳·格里希接过厂长大印的那一刻了,全国争相报道,动静甚至闹到了国外。

  不过热热闹闹的媒体人恐怕不会注意到,1984年,在“长江195”柴油机诞生在汉阳柴油机厂27年之后,该厂的核心产品依然只有一个——长江195柴油机!

  好吧也不能完全武断地说真的只有这一个产品,更准确的说法是,形成了以“长江195”为龙头的一个产品系列,不过在谭振华看来,这个系列的发动机无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