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一章 世家之事_贞观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以陛下的名义,创办书局,专门负责印刷蒙学的教材。”

  李二沉吟了几秒,抬头道,

  “子寰不知,如今我大唐刊印之物,尽出于世家之手啊。”

  陈宇愣了一下,

  李二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世家掌控了大唐几乎全数的读书资源,现在李二要来分一杯羹,世家恐怕是万万不会同意的,这已经不是抢饭碗的事情了,简直就是一把无形的刀子在剜他们的肉!

  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李二要开办蒙学,那不出五年,就会有一批识字的百姓进入社会,识了字,便能学文章,李二要是到时候再弄个中学啥的,就能培养出一批寒门学子来,那么世家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小,不出二十年,朝堂上这批老官员就有可能被寒门学子所替代。

  那么这样的事情,是世家不愿意看见的,他们一定会封锁手里的资源,不让李二参与这件事,所以李二不得不提前做好打算。

  陈宇朝着李二一躬身道,

  “启奏陛下,礼部尚书王公,与臣素来交好,此前制作的铅字也尽数出于王家的书局,陛下何不与王公商议一番?”

  李二摆摆手,摇头道,

  “子寰年纪尚浅,王公虽是礼部尚书,然太原王家之大,非是卿能所见,王公也不过是王家一员罢了。”

  李二说的没错,五姓七望之所以能让李二都束手无策,靠的便是盘根错节的人脉和子嗣,就拿王家来说,能成为五姓七望不是没有原因的,历朝历代不知道有多少王家的族人成为朝廷的顶梁柱,往前了说,秦朝的大将军王翦和王贲,便是太原王家的翘楚,汉朝的王昭君,王充,甚至是被后世誉为“穿越者”的王莽,都是太原王氏的族人,就连东汉末年的司徒王允,也是王家人。

  王珪虽然是礼部尚书,但是从太原王家来看,王珪也不过是其中的祁县房支乌丸王氏一支,即便在王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想要完全统御王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况且五姓七望这么多口人,李二自己也出身于陇西李氏,属于五姓七望一员,与赵郡李氏同出一脉,但是就这样,李二自己都管不了赵郡李氏的家事,更别提其他人了。

  陈宇这时候想起一件事来,朝着李二一躬身道,

  “陛下,王公三番五次结交于臣,想把他的孙女嫁与臣为妾,然被臣推脱数次,不若陛下让哪个皇子,娶了王公的孙女,不就能和王家搭上关系了吗?”

  李二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子寰到底是年少,朕岂能不知这中间的道理,朕早已属意南平公主,下嫁王相之子王敬直,待过两年,便会下旨颁诏。”

  陈宇忙点点头,李二身为皇帝,岂会不知道通婚的好处,早早的便安排上了。

  但是李二一听陈宇刚才说的话,来了兴趣,兴致勃勃的说道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