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零章 蒙学之事_贞观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的邸报印刷精良,臣以为极好。”

  李二点点头,又说道,

  “可惜我大唐百姓多半无法阅读,否则当如子寰所言,开办大唐邸报,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了解我大唐国事!”

  陈宇知道李二话里的意思,但是一来,读书人的名额都在世家手中,百姓根本没有机会念书,就连他自己,这副身体可没有半点念书的功底,全靠后世的知识积累,二来,就算念书,百姓也买不起纸张和笔墨,陈宇改良的活字印刷只能提高印刷效率而无法降低纸张的生产成本。

  而且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就算完善科举制度也是无济于事,现在的科举制度还是察举制,没有官府的介绍,普通百姓就算是你学富五车,也没办法参加考试,更别说做官了,可就算废除察举制,普通百姓根本接触不到书籍,不识字怎么考试?而印刷书籍这种生意基本都垄断在世家手中,比如王家,就拥有长安城最大的书局。

  想到这里,陈宇朝着李二一躬身道,

  “启奏陛下,臣有一计,虽不能让我大唐寒门尽出学子,但足可让百姓起码看得懂邸报!”

  李二一听,眼睛亮了,笑呵呵的说道,

  “哦?子寰又有计策?且说来听听。”

  陈宇毫不犹豫的说道,

  “臣以为,当开办幼学!即便不能做官,但百姓再不至于成了睁眼瞎,只听地方官员来传导陛下的旨意。

  李二微微一点头,又疑惑的问道,

  “子寰呐,但凡读书之人,无不是自幼念书写字,然我大唐读书之人大多由五姓七望之家推举,此事如何能解啊?”

  陈宇想了想,这才说道,

  “所谓幼学,不过是教导百姓识字,并不一定需要能写诗作文章,陛下只需费些钱粮,刊印一些幼学的书籍,置于幼学学堂之中,反复使用即可。臣以为,当挑选年龄六至八岁的孩童为佳,陛下若有心开办,臣愿替陛下分忧,率先在蓝田开办幼学!”

  李二一听,大为满意,抚须笑道,

  “子寰有心了,然我朝并无幼学的书籍,朕孩提时便熟读四书五经,百姓如何能看懂啊?”

  陈宇不慌不忙的摆摆手道,

  “此事不难,便由臣来编纂便是了,陛下容臣回家撰写,一二日即可。”

  李二还没说话,一旁的长孙皇后倒是惊讶的开口了,

  “子寰虽为我大唐诗仙,然编撰书籍非一日之功,岂能儿戏。”

  陈宇笑呵呵的朝着长孙皇后一躬身,

  “皇后多虑了,不过是些粗浅的幼学文章,臣才疏学浅,便是让臣编写四书五经,怕是也不能做到。”

  李二哈哈一笑道,

  “子寰过谦了,论诗文,在我大唐,子寰说第二,何人敢说第一,朕准了,子寰只管去编写便是,朕再与冲远和虞公等商议一番。”

  陈宇领了旨,匆匆赶回家,当即铺开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