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八十五章:高科技产业园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旦高科”的科研楼、无尘车间也开工建设。

  第三家公司理所当然是“复兴微电子高科技股份制有限公司”简称“复兴电子”。

  在复旦大学的榜样效应下,沪城所有的高校都感兴趣了,交通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等等高校的不少合作项目也在洽谈中。

  “全力企业”也趁着这个大好机会来“沪城高科技产业园”拿地建设建筑面积达到五万平方米的“全力研究院”。

  “好猫集团”建筑面积超过八万平方米的电动车研发总部也在这里开工建设。

  相信三个月内至少会有五十家高科技研发企业入住产业园,不出一年肯定超过一百家。

  张芳芬和黄道舟这一两年在沪城和三水市之间来往频繁。

  如果不是因为小丫头还在实验中学高中部读书,估摸着他们住在沪城的天数肯定要超过住在三水市的日子。

  黄瀚决定创办“千百度天使投资公司”后当然要跟妈妈要钱。

  张芳芬第二天就来了沪城,准备打款。

  她通情达理,听黄瀚说明白了光刻机的重要性后根本不介意有可能要连续不断贴十年的研发费用。

  她跟黄瀚的想法差不多,认为只要留住三水市的“事竟成饭店和宾馆”就能够丰衣足食一辈子。

  既然投资光刻机项目是为了国家好,那就投呗!如果以后钱不够,完全可以卖掉手中的门面房。

  她还安慰黄瀚,让黄瀚不要为钱发愁。

  如今的“风牌专卖店”都在盈利,一家店一年平均盈利不低于一百万,今年“风牌专卖店”将要开满一千家,盈利十个亿不在话下。

  这不是虚言,改革开放初期做服装生意存在暴利,黄瀚一开始就没有谋求暴利,而是走品牌路线。

  即便如此,一家专卖店一年的纯利润也足以买下黄金地段门面房再开一家店。

  原因很简单,房改仅仅是试点,全国都买商品房的时代还没到来,房价虽然涨了,但是还没到离谱的程度。

  即便是九零年,地级市黄金地段的门面房,一个平方米的价格也仅仅是在一千五百到两千五百块之间。

  一百万的盈利足够满足黄瀚一楼不得低于三百平方米营业面积的开设要求。

  刚刚开始几年的“风牌专卖店”扩张速度都是年年倍增,甚至于不止翻倍。

  也是因为当下这种商业模式属于独有,渐渐形成了口碑,稳稳的占据了国内中档服装、鞋帽、箱包市场。

  由于质量好,价格公道,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市场也做上来了,八九年出口额度超过五千万美金。

  这些年“风牌”专卖店的盈利如果仅仅是用于扩张“风牌专卖店”,那是绰绰有余,因为一家店的盈利远超过新投资一家专卖店的费用。

  然张芳芬手里没有积累大量现金的主要原因是与此同时还在买店面房扩张“事竟成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