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八章:捞过界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大好于原本的发展轨迹。

  挑起头后,黄瀚再也用不着过问这件事,仅仅是钱国栋为外商坚持占股百分之五十一的困扰,上门找黄瀚出主意之时,黄瀚才讲了一些引资的窍门。

  只要能够达成让资方掏出真金白银,中方完全可以采取退让的方法,哪怕签下城下之盟都可以。

  以“阳光集团”为例,一旦资金到位,技术学到手,翅膀硬了还怕资方不妥协,他不想赚钱了?

  所以才有了钱国栋在县常委会上侃侃而谈用不着太纠结不是大股东,坐地虎对付为富不仁外来户的手段多着呢。

  不怕资方浑身滴着肮脏的血,就怕资方其实是个热心肠,真的存了为祖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而来。

  因为人家是好人,咱们三水县人最是知恩图报,肯定下不去手整人家。

  要是对方为富不仁黑了心肠,哼哼……

  正月里,张慧芬为了儿子陶俊的工作找张芳芬帮忙。

  陶俊去年夏天初中毕业,成天野在外面打麻雀、钓鱼,不给他找份工作做,张慧芬哪里放心。

  黄瀚记得陶俊应该是在八三年夏天在酒厂干了临时工,一个月拿三十块钱,因为陶俊有这段经历,练出来了一斤高度白酒下肚不醉的酒量,黄瀚根本喝不过他。

  如今历史大不一样,居然是陶俊主动要学技术,让张慧芬来求黄道舟,把他安排进液压元件厂学驾驶。

  液压元件厂又添了一辆新车,接受陶俊做徒工学驾驶不算个事,但是丑话要说前头,驾驶员是个高危工种,谁能保证每一次都能平安无事?

  黄瀚还加了一条,要求张慧芬跟陶俊说明白了,学开车就得滴酒不沾。

  张慧芬满口答应,因为陶俊今年虚岁才十七,还没成年,口袋里又没钱,怎么可能喝酒?

  学驾驶很有必要,未必就得一辈子以此为职业。

  让陶俊历练三年五载后,黄瀚自然会引导他干别的,因此黄瀚支持安排陶俊进液压元件厂。

  陶俊属于那种“闷厌”的孩子,这也是三水县土话,泛指话不多,骨子里皮得让人不敢想像。

  他不怕不着调的爸爸陶元明,但是怕黄道舟和张禹根,他看来是渴望学开车,否则也不会主动把自己送到黄道舟眼皮底下。

  还有一件事情,张慧芬不想干兼职了,要求调进“自强服务公司”当会计,她也是瞧上了有三居室的房子分。

  这也不是个事儿,财务很重要,有自家人把关再好不过,交通局那边让成胜利说一声人家就给办了。

  当下的交通局可谓人满为患,有人主动调出人家求之不得,档案工资就高不就低,张慧芬实际上还多拿了一个月工资。

  那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工作单位都是预发工资的。

  “新风服装箱包厂”接到了大订单,这都是黄瀚带着宋春华在省城签的合同,其中就有六万个牛仔布“双肩包”。

  卖价不高才三个多美金一只,六万只也只不过二十万美元,按照外汇牌价计算,一只“双肩包”的销售价才六块多人民币,跟成本价差不离。

  (请书友们记着投票,谢谢!)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