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 瓦尼科罗群岛_海底两万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面那般可怕的景象拉开了这样的一种序幕,即“鹦鹉螺号”船只,在其以后的航程当中,可能会遇见一连串的海洋灾难景况。自从“鹦鹉螺号”船顺着船只来往较为频繁的海域行驶以来。我们常常看到遇难的船身在那深海水中腐烂,在更深的水层处,还可以看到锈蚀了的大炮、子弹、锚、链,以及其他许多的铁器具。

  其间,我们总是被“鹦鹉螺号”船只牵引着前进,在船上过着封闭式的生活。12月11日,我们望见了帕摩图群岛。这个古老的布干维尔岛上的“危险的群岛”,由东南偏东至西北偏西,分布在500里长的海面上,位于南纬13度30分和23度50分之间,西经125度30分和151度30分之间,从度西岛直至拉查列岛。群岛面积为370平方里,由6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包括作为法国强制性保护领地的甘比尔群岛。这些岛屿全是珊瑚石灰质岛。珊瑚虫所起的作用使得地面缓慢地但是连续地上升,有朝一日将会使得这些岛屿连成一片。之后,这片新岛又会跟邻近的群岛衔接起来,这样,从新西兰和新喀里多尼亚岛起,至马贵斯群岛止。将会展延出第五大洲。

  当天,我在尼摩船长跟前对这一理论作了详述。他对此显得冷淡,并且答道:“陆地上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些新大陆,而是新人!”

  就在这个时候,“鹦鹉螺号”船只正巧朝着克莱蒙—托耐尔岛开去。这是群岛中最奇异的一个岛屿,是米涅娃号船长贝尔于1822年发现的。于是,我便得以研究此海洋中小岛所构成的石珊瑚系列。

  石珊瑚与普通珊瑚不要混淆,石珊瑚的纤维组织上覆盖有一层石灰质表皮,表皮构造的变化导致我那著名的导师麦尔纳—艾德华先生将之分为五组类别。这些以其分泌物累积成珊瑚骨的细小的微生物,成亿成亿地生活在细胞之中。正是它们分泌的石灰质的积累,形成了岩石、礁石、小岛、岛屿。在这个地方,它们构成一个圆环,围绕着一个珊瑚州或者一个小小的内湖,其边缘缺口可与大海相通。此处,它们像似一些礁石屏障,与新喀里多尼亚沿岸和帕摩图群岛好些岛屿的情形类同。在另外一些地方,比如在联合岛和毛里求斯岛,它们筑起裾礁,有如直立的高墙,高墙近旁的海洋水域,水是非常深的。

  沿着克莱蒙—托耐尔岛的暗礁轮廓方才走了几链远,我便对这些微生物劳工所完成的巨大工程表现出叹赏,这些高墙主要是由称之为干孔珊瑚、滨珊瑚、星珊瑚以及脑形珊瑚之石珊瑚造成的杰作。这类珊瑚虫尤其是在海面上波涛滚滚的表层繁衍,因此,这些水下建筑是从其上层开始的,渐渐地往下深入,分泌物则是支撑着上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