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章 抵达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世唐奕看过一些关于北宋都城开封的资料,一直让他神往的是,在小自耕农占据主导地位的一千多年前,能聚集起如此巨型的都市,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后世曾经有一篇文章这样形容开封: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大宋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拥动、欢歌笑语。

  ....

  这话说得可能有一点夸张,但却非虚言!

  即使在后世的大都市中长过见识,并对这个一千年前的”世界都市“有所了解的唐奕,当真正站到它面前时,也深深的被其震撼了。

  随着槽船在汴河之上缓缓上行,两岸开始逐渐热闹起来,一个个酒肆、客驿沿着汴河南岸一溜铺开,脚商摊贩把生意支到了路边上,接应着往着穿梭的人流。

  牵牛打马,行车走脚的人潮,密密麻麻沿河而行,而汴河之上,更是舟船星布,好不热闹。

  唐奕站在甲板上好不兴奋。

  “这才是人间盛世当有的样子嘛!”

  范纯礼站在唐奕身后也是一脸期盼,他离京近二年的时间,今天终于算是又回来了。

  “咦?”唐奕突然发现有点不对,好像少了点什么。

  “怎么没见城墙?”大宋都城怎么能没城墙呢?

  “城墙?”范纯礼嫌弃地撇了他一眼。“此处离外城还有最少十里,哪来的城墙?”

  “呃.....”

  原来还没进城呢....

  ...

  槽船在热闹的汴河上又行出七八里,方隐见远处一道巍巍高墙横亘天边,唐奕不禁暗叹,这特么还没进城就这般繁华,那城里得是什么样?

  唐奕想得一点没错,东京外城周长四十八里,面积不过五十多平方公里,和后世首都西城区的面积差不多。但其鼎盛时期,却有民一百二十余万,人口密度几乎达到了后世北上广的水平。

  要知道,这可是一千年前,那时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大宋的东京却是聚百万之众于一城。

  ....

  由东水门入外城一路向西,再由宋门水道进入内城。

  见槽船逐渐向河边的码头靠过去,范纯礼给唐奕解释道:“再往前,过了相国寺就是州桥,那里不能走船,所以我们只得在此上岸了。”

  唐奕不无不可,心里反倒有些期待。心说,开封的居民真是浪漫,小小的一个码头竟也能修得如此曼妙。

  这码头并不是像城中别处那般忙碌热闹,倒有几分清幽之意。

  码头青石铺地,掩映在一片桃林之间,即使此时并非花期仍不难想像,开花之时粉桃飘雪,落花流水的美意。

  范纯礼道:“这里并非官埠,而是一户人家的私人埠头。官埠船多要排号,借用此处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