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0章 被圈养的赵祯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说赵祯想出城溜达一圈,放在别的朝代算事吗?

  真不算。何况回山离开封就三五十里,一天就能走个来回。

  但是,放在大宋...却是个大事儿。而且,还是他自己说了不算的大事....

  老赵家,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苦逼的皇族。

  赵大开国之初,对谁都仁慈的。虽说废了武人的武功,那也只是政策需要,算不得残忍。毕竟大宋开国没杀过功臣,更没有狡兔死,走狗烹这一说。

  就连前朝遗孤,败国旧主,也实行的是‘交枪不杀’的政策,给他们富贵。

  若放在别的朝代,早就一刀一个,以绝后患了。

  但赵大唯对自己和赵家子孙有点残忍...

  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一点,就彻底把赵家皇帝们卡得死死的。

  大宋皇帝不好当,连发一道圣旨都得政事堂的相公批示之后才能生效。

  一个不爽就给你打回来,而且你还一点脾气都不能有。

  说到出行这个事儿,赵祯的前任还算有点自由,最起码真宗搞了个‘天书运动’,还能到泰山溜达一圈。

  但是,到仁宗朝却不行了..

  因为,借封禅之名行旅游之实的把戏,让他老爹用过了。而且,一出封禅闹剧也让文臣们警觉了起来,为了杜绝皇帝出行对百姓造成影响,赵祯刚继位,大臣就联名上书,把公款旅游这个口子堵死了。

  赵祯那时候小啊,又是刘太后一手遮天,所以,小皇帝只能认载。

  不过,没关系,还有‘郊游’...

  赵家保持着秋猎的传统,每年冬月,赵祯还能借着秋猎的机会,出去放放风,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

  呵呵,一年放一次风,搁现在,蹲监狱也没这么苦逼。

  可是,就这么一点自由,也没了...

  庆历五年秋,赵祯秋猎乃归,就有朝臣上表,说他出去打猎踩了杨村百姓的庄家,此非仁君明主所为。

  赵祯看过,急忙下诏,免了杨村百姓一年的田税,只差没上门道歉了。

  就这样大臣们还不干,继续上表,让赵祯废黜秋猎,意思是——您还是老老实实在皇城里呆着吧!

  赵祯说不过他们,只得准奏。

  于是....大宋皇帝一年一次的放风机会也没了。到现在,赵祯已经两年多没出过宫了。

  事实上,庆历五年那次秋猎,是赵祯最后一次出皇城。这位华夏历史上最仁慈的帝王,从那一年开始彻底被士大夫禁足了,终其一生也没再越过皇城那道高墙。

  每年上元节,站在宫墙上看着‘风华满京伦’,自己却要‘静月守宫寒”.....唉,说是与民同乐,其实就是看着别人乐呵.。

  这回赵祯说想去回山溜达溜达,别说潘丰,就连曹佾也觉得这事难办。

  那群士大夫肯放行才怪!

  但是,赵祯一副你看着办吧的姿态。摆明了,你不给我办事儿,你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