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混元之元_诸天:剑出华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不少的奥妙秘法。

  毕竟,宋末元初的武林抗争,元代的崇佛抑道,种种大事之中,历史浪潮之下,小小的华山派,有些许损失,也是正常的。

  鱼乐在修行中就发现,气血与真气本就相辅相成,若是学武之初就齐头并重,不仅不会耽搁修行,反倒会加快《混元功》的修行进度。

  与别家真气不同,混元真气的特点是时刻都在四肢百骸中搏动,随着心脏泵送血液,气血在体内流转,混元真气也蛰伏其间。这也是混元真气无需刻意引导,便能随心发动的本质原因。

  所以,体魄气血的健旺,实际上也是在蓄养真气,而气血的流转,也是在帮助真气冲开经络关窍。

  反过来,肉身的细枝末节的地方,血液流动较少,气血劲力难以抵达锻炼,那就以心力引导真气流入,反复冲刷,也便锻炼到了。

  鱼乐的十年苦功本就将肉身熬炼到了一定程度,《混元功》的加持,只是让这份成果显露出来而已。

  所以,他这两年的静修,其实只是把已经积累的成果,转化为功力而已。

  更重要的是,他的思考研究也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混元混元,何为元?

  《混元功》的特点,是真气散落在四肢百骸之中。

  然而如何凝聚?

  习武之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全身的整劲肯定比单独肢体的力量要大。

  桩功马步的作用,也是为了纠正发力习惯,整合全身劲力。

  这么想来,气血劲力需要整合,也可以依靠发力技巧来整合,那么真气就不需要整合吗?又该如何整合呢?

  如果动念之间,涌动的不是一处肢体蛰伏的真气,而是全身的真气,那是何等的大力?

  再说混元二字,与混沌区别。

  混沌者,包容一切,但是杂乱无章,好比天地未开,元气混作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杂糅无序。

  混元者,天地开辟,阴阳判定,清浊辨别,元气分流,演化万物。

  正是因为流转有序,才让天地运转生生不息。

  混沌与混元的区别,就在于有序与无序。

  ‘元’字的意思是:开端起始、根源根本、君主、道。

  足以想见,混元真气融汇气血,只是开启了人体的潜力,依旧处于‘开天辟地’的过程中。

  更进一步,则必须炼就统一协调一切的‘元’,必须找到控制‘有序’中的秩序的‘君主’。

  才能从‘开天辟地’,进入到‘万物演化’的阶段。

  所以,《混元功》应该有两层意境,第一重是天地开辟,清浊分流;第二重则是万物演化,元生有序。

  《混元功》的开篇四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定方,四象成法。

  前两句说的是天地开辟,后两句说的是万物演化,这不就对应上了么?

  然而,还是那句话,想法归想法,怎么做到才是重点。

  鱼乐倒是有个凶险无比的办法,也是前世了解到的传说得来的。

  国术大师以毛孔勃发气劲,这叫暗劲;练通全身毛孔,劲力入化,可称化劲;而更进一步,整合劲力,气血凝缩,仿如丹丸,这叫做丹劲!

  气血凝缩指的是控制气血朝重心坍缩,但并非真个坍缩,取的是这个意,否则人就死球了。

  气血抱丹,整合一体,再勃发奔涌,使出的劲力就是汇集了肌肉、筋骨、内腑、气血,内外一切合而为一的劲力。

  也是人体开发出所有潜力能够做到的极限,那样的力量,才能握铁成泥、吐气成剑。

  鱼乐的修行,能够对应上国术的暗劲,化劲,为什么不能对应丹劲呢?

  混元真气与气血相辅相成,那么,气血抱丹成功的话,是不是也就炼成了统一真气的那个‘元’?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