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求收藏追读)_人在红楼,柯学破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消一句话,便让吴业来了兴趣。

  他伸手,示意对方坐下说。

  尊卑有别,杨护卫岂敢上榻正坐,只得半边屁股悬空坐在榻侧。

  前天他在冯渊院子医治的时候,那乡绅李明奎和一众村民就给他聊了半天,在县衙又与师爷聊了许久,各方综合解开了关键疑惑。

  杨护卫开口说道:“那溧阳薛家,掌家的是三房薛明森,在《三瓶案》的第二天一早,就拿着三千两现银,一路敲锣打鼓地送到那梅林村冯渊家。”

  吴业自是人精,短短一句话便品出了此事不同反响之处。

  他轻轻拍了一下榻桌,“这薛明森,果然歹毒啊。”

  “后来呢?”

  杨护卫笑笑,“但他怎知,他的银子前脚一到,冯渊后脚就将这三千两,捐给了当地的学堂。

  “太和乡范围的学生只要来上学,不论大小,每人每天都有一个铜板,去考试还给盘缠。”

  吴业听闻,细细一琢磨,眼里精光一闪。

  双手轻轻一拍,肯定的说道:“这步棋妙是妙。”

  他思索片刻,“但这三千两他如此大方给了出去,岂不觉得可惜?”

  杨护卫解惑,“吴大人不知,那太和乡的老乡绅,李明奎李举人也是个执拗之人。

  “听这冯渊捐了学堂,便一心认定他就是一个德行兼备之人,还专门以此写了封举贤书,保举冯渊做了太和乡的乡绅。”

  吴业听闻,表情一震,“举贤书?”

  这古早的名字,他都有很久没听过了。

  不过细细琢磨,突然噗呲一笑。

  “这做事风格,倒是符合李明奎那种老学究的风格。

  “这李学究我听说过他,此人在吏部都是个笑话,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当年为了二两银子得罪了吏部,冷板凳坐了几十年,连个县丞都没排给他。”

  感慨完,他偏头又问道:“那这口气,薛家岂能善罢甘休,然后呢?”

  杨护卫此时摸出怀里的一个判牍,“所以,这薛家后面又造了一起案子,便是溧阳县托我待呈,希望大人下发金陵海捕文书的溧阳县《挂尸案》。”

  听闻这个案件名字,吴业一愣。

  伸手接过判牍后,打开一看,眼睛微眯。

  看完后,他猛地将判牍拍在榻桌上,“这薛明森甚毒,下来让推官起草海捕文书。”

  杨护卫躬身领命。

  说完,吴业不禁感慨:“冯渊此子,果然心思细密,有大才。”

  听到吴大人此言,杨护卫起身时,又从怀里摸出两则状纸。

  一个是冯渊状告薛蟠致他重伤一案。

  一个是薛管家生死,冯渊状告薛蟠赔偿凶屋一案,两份诉状都只要银子,合计八千两。

  两份都是何县令正头疼的案子,直接让他代传。

  吴府尹看了看状纸,眉头一皱,把状纸拍在塌桌上,“这写的是个什么东西,这冯渊狮子大开口,我收回刚刚的那句话,此子这是什么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