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 背叛者,怎么能够好好地活着呢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断估量着双方的兵力损失以及班师回朝的时间,不断思考着种种情况,最后开口道:“辽太宗是四月十一回到契丹的南京的,若是没有意外,再次南下应该就在这一年内……”

  契丹自己也要生产发展,上一次就是年底,第二次至少也应该等到这一年的粮食收成等等都有了着落,再南下。

  李世民点点头,又问:“你觉得,后晋存在什么问题?”

  “儿臣怀疑,他们的粮草物资能否支撑他们长期与契丹征战。”李承乾这下可没有多少犹豫,直接开口道。

  要知道先前神迹已经说了,后晋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后晋的国库够用吗?

  是否会出现为了支撑战斗而搜刮百姓的事情?

  再者,每一次战争都是耶律德光率领军队南下,因此战争的主要发生地在南方,在后晋的领土上。

  后晋能支撑得起这样的损伤吗?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这一想法表示肯定,但他并没有开口,继续看着李承乾,等他还有没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说完后又补充道:“还有他们内部人心不齐,不只是将领能否坚决作战、是否有人怀有二心的问题,还有,就是如果石重贵命令各地征集粮草,是不是会有人趁机压迫百姓、充实自己的府库?”

  这并不是胡言乱语,自神迹出现以来,这样的事情可不少,特别是在后晋这样一个内部有着不少混乱的国家中。

  而这样的事情所带来的影响自然是极为重大的,小人充实了自己的腰包,可后晋内部造成的动乱,却无法弥补。

  恐怕不用契丹成功攻克,后晋内部就会乱成一团。

  ——

  【耶律德光退去后,石重贵对军队进行了一番调度,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强了北面军队的防御。】

  【他任命北京留守刘知远为北面行营都统。】

  【镇州节度使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

  【郓州节度使张从恩为马军都监。】

  【西京留守景延广担任马步军都排阵使。】

  【河中节度使安审琦为马步军都指挥使。】

  【河阳节度使符彦卿担任马军左厢都指挥使。】

  【滑州节度使皇甫遇为马步军右厢都指挥使。】

  【右神武统军张彦泽为马军排阵使。】

  【至于北面行营的指挥权,石重贵则是把它交给了杜重威和张从恩。】

  【十月二十三日,是契丹的天授节,各国都向耶律德光敬献贺礼,但只有后晋没有送上贺礼和祝福。】

  【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战理由。】

  【于是,过完天授节后,耶律德光下诏征发各道兵马,准备再一次南下。】

  【这一次,是预定各道兵马于闰十二月初一在温榆河以北会师,随后挥兵南下。】

  【二十六日,带兵驻扎到了古北口(北京)。】

  【闰十二月初一,在温榆河检阅各道兵马,随后南下。】

  ——

  汉朝初年。

  刘邦看着石重贵的一系列将领任命和调度,心中不断衡量着他们的作用。

  神迹绝大多数的官职任命都是一律而过,很少出现这种大规模的任命。

  但每一次出现必然是后续事件当中的核心角色,或者起到关键作用的人。

  石重贵这一次将领的任命自然就是在此次耶律德光南下中抵挡对方的主力。

  莫不是这些人当中在后面的战争当中过超常发挥或者开始叛乱?

  做出了种种让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这才留下了名字。

  “符彦卿和皇甫遇,这两个先前就出战过,”

  一个又一个的名字从他眼前闪过,“景延广,这也是之前的核心人物,可这一次手上却没有多少权力……刘知远是前面击退了耶律德光西路军的那个,指挥权也不在他的手上。”

  景延广失去军队的核心权利,这倒不让人意外,毕竟他之前的言行举止,真的很难让一个皇帝对他安心。

  石重贵处理他是迟早的事情,如今恐怕有很大的原因是有外敌存在,否则不会让他过得这么潇洒,因此眼下的权力削弱是必然的。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