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5章 这才哪到哪,刚继位不久,就开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这才哪到哪,刚继位不久,就开始只称孙不称臣了?

  【会同五年,也是后晋天福七年,石敬瑭驾崩,年仅二十八岁的石重贵继位。】

  【当然,关于他以养子身份继位的事情,其实还存在着一些争议。】

  ——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顿时间觉得,这个后晋的问题怕是不小。

  明明身边都是自家的将领,同时也被石敬瑭所看重,并且委任了总理太原事务的职位,而石敬瑭此去洛阳的结果也大概率是好的。

  那么这样的条件下,为什么石重贵还没有抓住机会,借此来拢聚自己的声望呢?既然没有能力,那为何会突然会在石敬瑭驾崩后开窍,学会种种计谋,懂得谋划人心,最后成功继位呢?

  再者,石重贵还干了他养父生前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脱离契丹。

  且不说石重贵继位后的后晋实力究竟有几何?能否成功脱离。

  且光看他自身,都很难让人相信他有着这份才能。

  【石敬瑭其实并非没有亲生儿子,他共有六子,然而有五个儿子都早亡,仅剩一个石重睿。】

  【在石敬瑭重病的时间里,他便开始为这个幼子的未来铺垫了道路。】

  【当时担任后晋的宰相是冯道,石敬瑭向来对他委以重任,事无巨细,悉以归之。】

  【因此,石敬瑭在一次君臣密奏当中,将幼子石重睿托付给了冯道,表明希望冯道辅佐幼子继位。】

  【当时年纪不大的石重睿被宦官抱了过来,而冯道无愧于忠诚之名,果断将其抱入自己怀中。】

  【但随后石敬瑭的心腹大将,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的景延广与冯道多次商议,认为眼下国家多灾多难,宜立长君,因此选择拥立石重贵。】

  【石重贵继位后,除了在国内为石敬瑭举办丧事外,他开始着手朝政方面的事情,同时也向契丹报丧。】

  【耶律德光闻讯后,派遣使者前往调唁,此时正是六月份。】

  【随后七月,后晋派出了致谢的使者前往契丹,金吾卫大将梁言等人到达契丹,向耶律德光提交了石重贵的国书,书中写道:“只称孙,不称臣。”】

  ——

  唐朝,贞观年间。

  看到冯道和景延广因为年纪的原因,选择拥立石重贵,贞观的君臣们倒也感觉不算意外,毕竟石崇睿的年纪确实太小了,居然还需要被宦官抱到冯道怀中。

  可当时后晋正处在五代十国的背景之下,政治情况着实不明朗,一个幼主继位显然难以笼聚人心,震慑敌国,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尤其是还有着其他人选的情况下,选择幼主自然是极为不明智的。

  况且,石敬瑭的托付还不是光明正大,而是两个人悄悄的密谈,单独托付给了冯道。

  虽然冯道也对他忠心耿耿,但立幼主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幼主本身也没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