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章 实在是雪上加霜,天见犹怜。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法走到身边,走到心里。

  明明是最为关爱、最为看重的,有什么话不能当面直说?

  【身为皇帝的刘彻自然敏锐的发现了皇后、太子乃至诸多势力的变化,对于他们的心思他也了解的一清二楚。】

  【然而他并没有向皇后或太子解释,反而对卫青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而皇后和太子从卫青那里了解到刘彻的想法后也再度安定了下来。】

  【然而这平稳的局面随着卫青的病逝而全盘崩溃。】

  【也让刘据的力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隙,当然,这并非不可弥补,真正无法弥补的,是与刘彻随时沟通的一个渠道。】

  ——

  明朝,正德四年。

  朱厚照对于所谓的皇后和太子安心的内容则十分的不屑。

  太子与孝武帝之间的间隙早就生了出来,不过是被掩盖下去罢了。

  时间一旦长久,必会不断加深,最后爆发。

  卫青病逝不过是个导火索。

  ——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有些惋惜:“孝武皇帝年岁愈高然依旧有勇猛之心,太子本人又日渐年长,再加上小人从中挑拨,意图谋利,卫青这时候的病逝,实在是雪上加霜,天见犹怜啊。

  【失去卫青这一助力,刘彻身边的一群人顿时间感觉时机到了。】

  【于是一些人纷纷开始构陷刘据,哪怕一些人并不参与其中,但也不对刘据给出正面评价。】

  【比如一次刘据进宫见母后卫子夫,然而很长时间才出宫,于是这件事情被黄门侍郎苏文报告给了刘彻,说刘据与宫人嬉戏。】

  【结果,刘彻虽然没有对刘旭进行处罚,但依旧将太子宫的宫人增加到了二百人。】

  【种种情况表明了刘据的太子之位疑似有了动摇,另一方面则是刘据本人偏向谷梁的执政理念,较之刘彻更加温和。】

  【故刘据决定。】

  【一:不改变自己。】

  【二:有些犹豫。】

  【三:不如改了,实在不行,登基后再改回来。】

  ——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的心情在看到构陷二字时已经彻底炸裂了。

  这是什么?

  挑拨天子家的父子关系?

  皇室里面没有哪件事情比天子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更重要了,这简直是在火上浇油,深怕朝廷不出乱子啊!

  日后居然还有人在敢在这上面动手脚,这如何能让刘彻不怒火中烧?

  他简直现在就想要找出那个苏文,将其满门抄斩。

  然而,身为刘家皇帝,一脉相传的理性让他快速冷静下来。

  为什么?

  这里面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他身边为何会有诸多人讨厌太子,甚至构陷他,要知道,这被发现可是死罪!

  再者,就算不出手,但也不给予正面评价。

  太子与他们有利益冲突吗?

  再者,既然是自己身边的人,那必然是得到他的认可和信任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明白自己的想法?

  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对太子其实是很满意的,所以他们明白,但他们并没有遵从。为什么?

  这不由得让他想到了他们父子二人的不同理念。

  宽厚长者,深酷用法。

  自己执掌大汉多年,不断对外征战,国力已然消耗了一大半。

  因此,他才会在太子偏向休养生息、宽仁厚政之时的谷梁之学时,依旧选择坚持拥护他,无他,只因他清楚,大汉在自己之后是需要休养生息的。

  可就是因为这样吗?

  对的,就是因为这样。

  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自己执政时期的得权者,他们自然有权有势。

  可倘若等刘据登基,他们必然会被弃用,甚至还有性命之忧,他们不可能放任这样的情况发生。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