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不敢行差踏错_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啊!”

  韩晓康叫冤,“我这不是没怎么读过书,也没啥文化,只听老一辈儿的人说什么‘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还说什么‘盖千间屋、攒万担米,只有吃到肚皮里了才算属于自己’.所以我才.”

  韩晓康满脸痛心疾首,“领导,实在是对不起,我这思想里还残存着小资享乐主义,还保留着一点点私心领导,我错了!我回去之后立马改,我坚决改正!请上级监督我,督促我!”

  那人显然并不上套。

  人家对韩晓康的拙劣表演不屑一顾,甚至都没接话茬,只是自顾自以他的既定节奏问话。

  不过韩晓康也没指望这种幼稚表演,能瞒住什么。

  只是表演归表演,别人信不信归信不信.自己总归得对别人的问话,做出一点反应吧?

  这是态度问题。

  “韩晓康,你母亲韩张氏,出身于城镇小资阶级。

  父亲韩正溪,曾是酿造作坊主,于53年8月21日晚,与一位叫刘文锦的染坊主见面之后,便弃家而逃,如今下落不明?

  而刘文锦与韩正溪见面之后,似乎是准备去乡下,通知韩正溪的爱人马上撤离。

  结果在路上,被许大马棒当成坏分子,给一棍子敲没了.韩晓康,我说的这些情况,属实吗?”

  韩晓康心中知道:来了!

  对方的问话,从此开始进入深水区。

  于是韩晓康点点头,“好像是那么回事,不过那个时候我还小,具体的事情记不太清楚。”

  “没关系,我们可以给你提示提示。”

  那人说话显得并不是很威严,更不严厉。

  但却有一种不敢出言反驳的强大压迫感,“今年5月12日,你因为一场高烧,曾经昏死过去,对吗?”

  “对。”韩晓康点头,

  “是有那么回事,我家里当时很穷,连10袋头痛粉,都是我娘去代销店赊的。”

  “请不要说和我所讲的事情无关的东西。”

  那人说话丝毫不带一份感情,“现在我问你,你发烧痊愈之后,有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和你以前不一样的地方?”

  我擦——

  韩晓康越听越心惊:自家老爸,带着别人的小姨子跑了这事,整个振兴公社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这倒不是什么秘密。

  问题是对方连自己的老爸在跑路那天晚上,到底和谁见过面、最后去报信那位姓刘的人,他是怎么嗝屁的?

  对方都摸得清清楚楚!

  对于这些,其实还吓不住韩晓康。

  韩小康心里发凉的,而是后面这家伙问的话:他竟然问自己发烧前后,有什么异样的感觉?

  这不是摆明了对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这场高烧,而突然开了窍?

  在千百年来的传说当中,有些人遇到重大的打击、或者是经历过生死考验之后,会忽然灵智开窍,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现在韩晓康可以很肯定:

  此时对方必然已经调查清楚了,自己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和人脉圈子,不可能接触到太高级的东西。

  所以现在对方,转而开始怀疑自己有异能?

  要知道,直到80年代以前,各国都在暗中研究一些具有特殊能力、也就是超能力的人和事。

  对外,各国自然肯定是不会宣传这些的,公开场合下,都会说完全尊重科学。

  其实暗地里,各自都没有放松对这方面的研究

  现在既然对方已经问起。

  那自己,到底要不要承认呢?

  韩晓康偏着头,仔细思索了片刻回道,“我自从那场高烧退后,好像没变,却又好像和以前,是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哦?展开说说。”

  那人与旁边站在阴影中的人,暗自交换了一下眼神,“你就跟我们说说,感觉哪里不一样?”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