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七六章 机枪机炮我全都要;奇怪的告状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枪重9.7㎏、射速每分钟一千发的轻型机载武器。

  在大战初期倒是基本够用,但也暴露出面对全金属飞机和重型目标的毁伤能力孱弱的不足之处。

  因此,大口径航空机炮乃至航空机炮的研发计划很快被提上日程。

  前者的成果就是摆在众人面前的硕大机枪——试制四〇式14.4㎜航空机枪。

  它发射陆军三五式战防枪的14.4×112㎜系列弹药,全枪重36㎏,射速大约为每分钟八百发,枪口动能可达两万五千焦耳,这是7.36㎜航空机枪的六倍!

  “这枪够狠,对付美制驱逐机五发就残、十发必死。”一名空军署的官员开口道。

  旁边有人接话道:“但还得要更大的炮,不然遇上皮糙肉厚的轰炸机照样啃不动。”

  “眼下先用那老炮凑合着用,有总比没有好。”关秉维扭头对随从说:“嘱咐太原厂提早做好生产准备,新炮如果合格,立马投产。”

  大明空军战斗机的标准武器配置是7.36㎜和12.8㎜航空机枪相组合,这样的火力对付英军的飓风和喷火战斗机倒是足够,可却难以有效毁伤美军的F4F地狱猫和P-38闪电。

  因此,军工部门匆匆为三六式战斗机和三七式舰载战斗机加强武器——主要是将7.36㎜机枪替换为12.8㎜机枪。

  可这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

  在大明空军的设想中,未来的轻型战斗机将会清一色的装备14.4㎜航空机枪;重型战斗机额外搭载25.6㎜航空机炮,负责拦截敌人的轰炸机。

  现在世界上的小口径机炮大部分都不靠谱,唯一可选的厄利孔FF轻型机炮性能又较差。

  历史上美军更为有趣,看不上落后的厄利孔FF,于是引进了西斯帕诺Hs404机炮,然而一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才解决可靠性问题。

  【全球化——指美国人向英国人购买了法国公司中意大利人设计的机炮。】

  大明空军相对务实,仍然仿制了厄利孔FF,同时自行研发更好的航空机炮。

  仿制的厄利孔FF定型为三八式航空机炮,发射20.8×73.6㎜系列弹药。因为弹壳短、发射药少,这种机炮的初速很低,仅为580m/s,弹道弯曲,使用六十发弹鼓供弹。

  【配图】

  正因如此,明军飞行员对这种机炮恶评如潮,普遍认为初速偏慢、弹道弯曲、射程过短、备弹太少,完全不堪用。

  他们把三八式航空机炮称作“撒尿炮”和“投石器”,讨厌之情可见一斑。

  大明空军拒绝接收搭载这种机炮的战斗机,直到被美军轰炸机搅得焦头烂额后才匆忙启用了一批,将之集中起来编为截击分队,专用于拦截轰炸机。

  他们认为,合格的机炮必须具备至少750m/s的初速,同时为了提升对重型飞机的毁伤效果,口径应有所增大,填充不低于15g的装药,而且应该尽可能轻,保证泛装性。

  于是乎,受领任务的太原空军兵工厂组织了一个团队,他们决定研发一种25.6㎜口径的机炮,并将总重量控制在40㎏以内。

  可惜该团队的核心之一因英国人的卑鄙袭击而不幸殒命,导致项目延误至少两个月,不然下个月就能拿出样品展示。

  周长风深知美军飞机以皮糙肉厚而著称,他依稀记得大战后期美军还有形形色色又肥又大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