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二八章 自找苦吃;没吃过苦的臭毛病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明余晖正文卷第五二八章自找苦吃;没吃过苦的臭毛病夏威夷和华盛顿存在六个小时的时差,关于瓦胡岛战局突变的电报于当天午后送到了白宫。

  相同的电报也呈递给了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很快,他乘坐的凯迪拉克高级轿车疾驰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上。

  等到了白宫门口,工作人员引领他入内,直奔里边而去。

  一见到总统,乔治-马歇尔就沉声道:“真是糟糕的一天,中國人已经登陆瓦胡岛,他们现在两只脚都踏上了夏威夷。”

  他这话的意思是,之前明军攻占考爱岛是一只脚,现在登陆瓦胡岛才是第二只脚。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什么?瓦胡岛的防御是否会瓦解?”

  “总统先生,我们现在只有有限的情报,敌人登陆了莫卡普半岛,那里的防线已经瓦解,我们的部队正在溃败。”

  相比起不怎么严谨的报告,身为参谋长的乔治显然更专业,他详细的阐述了今早发生的一系列战斗。

  大家的面色都不好看,办公的厅堂虽然敞亮整洁,可气氛却十分压抑。

  回顾往昔,一旦明军成功登岛,最终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采取唯结果论的逻辑,基于以往的战例很容易就能得出瓦胡岛即将失守的结论。

  “瓦胡岛仍然有坚固的炮台,作战部队数量充足,我想我们仍然有机会。”

  “希望如此。”

  乔治-马歇尔分析道:“敌人控制的地区被科奥劳岭隔断,他们很难快速扩大战果,瓦胡岛的陆军有足够的时间调整部署。总统先生,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夺回夏威夷的天空。”

  “德国人也在准备攻势。”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目光忧虑地望着窗外,“这是一段艰难的时期,但它应该不会比大萧条时更灰色。”

  大明和美国交战的观感更像是张弓搭箭射出的一支利箭,跨越几千公里远洋投送部队数量有限,只能做到小而精。

  可欧洲的德社却不一样,虽然伊比利亚半岛地形复杂,也不适合投入重兵集团,但陆军终究是陆地,有公路和铁路相连,已经部署的德军陆军和空军部队总数依旧超过了七十万。

  这还只是一小部分罢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数百万德军主力都在本土待命。一个新的集团军群也正在组建,计划派往亚平宁半岛一举消灭贝尼托的政权。

  如此庞大的兵力带给人的压迫感极强,可是民间舆论却高度自信,显然民众并不愿意接受合众国军队不堪一击的现状。

  来自英国的情报分析指出,柏林方面近期已经在讨论接下来的战略,有传言表明德社上层希望攻占直布罗陀要塞,进而向非洲进军。

  现在的欧洲战局让英美上层寝食难安,英国方面坚信只有借助俄国的力量才能达成牵制德社的目的,温斯顿多次致信,希望说服富兰克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