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〇三章 你想封爵不?德国人的评价_后明余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爵?只有像现在才有封爵的意义。”

  “确实。”

  说到这,朱泠婧又面露纠结之色,踌躇着说:“可是吧,平定南洋太顺利了些,似乎担不起伯侯的份量……”

  “顺利些不好吗?难道不是注重成果吗?”周长风诧异地说道。

  “正是因为太顺,所以凭这样的功劳封爵难以服众,‘非有社稷军功者不封’,必须衡量好。”

  伯侯的含金量本就不低,尤其是这么久没封爵了,时隔多年的首位伯爵、侯爵自然万众瞩目,所以必须要慎重些。

  她接着补充道:“勋贵与国同休可不是谈笑,你看即便是前些天被你折腾了一通的平江伯府,他家后裔惹了军部上下众怒,最终的处置也只是当事人下狱、收缴伯府资产,这就差不多到顶了。”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不是犯上作乱、造反谋叛,其它的事都有商量的余地。

  反之,即便有什么祖传的免死铁券那都没有用。

  “哎,道理我都懂,不过还是感觉怪怪的。”周长风哑然失笑,嗤笑道:“这确实是‘祖宗就把后代的苦给吃完了’。”

  神色平静的朱泠婧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甲,漫不经心地说:

  “须知统治逻辑是千百年来依据人性而约定俗成的,少有人不在乎自身血脉和子孙后代。”

  “每个人都有私心,一人立功,荣泽子嗣,这恰恰是多数汉人普遍认可的特权。”

  “适者生存,生物是这样,规矩也是这样。这个规矩既然没被淘汰,那必然是适合的。”

  说完,她半开玩笑半劝诫地道:“你要是被某些论调蛊惑了,我可是会伤心的。理想国终究是理想化的,任何军政团体都要看资历、看功劳,否则便脱离了世俗,免不了被孤立。”

  “……”周长风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迟疑了几秒才一本正经地回应道:“难得陛下今天这么有闲心,臣谨遵教诲、谨遵教诲。”

  “罢了,不跟你谈这些。”朱泠婧摆了摆手,“我之后要同内阁谈谈,或许该恢复低阶爵位。”

  “没听说过国朝有男爵子爵啊。”

  “你当然不知道,大明县子县男只在洪武年间追封过少数人,尔后由于卫所制的缘故,从正三品的卫指挥使往下大量官职都是世袭,也就用不着另封子爵男爵了。”

  「国初爵位五等,而子男后革」,明初规定子爵是正四品或从五品、男爵是正五品或从五品,这俩爵位和卫所制下的卫指挥使、千户抢占了生态位,所以存在的意义寥寥。

  考虑到旷世奇功太过少见,没有奔头,所以为了增加一定的普遍性来提振、激励军民士气,朱泠婧认为如今有必要重新立个规矩。

  现在又没有古代父传子、子传孙的世官,所以用子爵和男爵来嘉赏那些立过大功的军人、学者是很恰当的。

  周长风也认同这一点,大明又没有建立公认的完整勋章荣誉体系,干脆就沿用自家的勋官、爵位吧。

  “陛下这个想法确实挺好……英明神武、英明神武。不仅前线是战场,后方的工厂也是战场,这种又光荣又实在的嘉奖很合适各种有功的人。”

  朱泠婧有些无语,“英明可以,神武就算了。”

  她仍然纳闷周某人这花言巧语、溜须拍马的本事怎么这样拙劣,按理来说应该很会讨人欢心啊。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