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径须沽取对君酌_四合院之再战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轧钢厂离四合院不算远,也就是四五里路,袁涛和朱科长也没有骑车,步行了大约20分钟,就来到了南锣鼓巷95号院。

  这是一座前清的侍郎府邸,总共五进院,前面是倒座房,后面还有一个后罩房,规模宏伟,也就是比旁边的文大学士府,稍小一点。只是子孙不肖,败了家,后来倒手到了一个大商人手里。

  建国后被收归国有,分配给了轧钢厂,里面除了轧钢厂的职工外,还有一些老住户。

  可能是因为上班时间的缘故,四合院里比较安静,只有几个老妇在中院小声聊着什么,当看到朱科长带人进来时,就叽叽喳喳的围了上来,不断打听各种八卦。

  工厂分给袁涛的房子是后院的正房,与聋老太太是邻居,旁边是许大茂家。许大茂住的是西厢房,两家有檐廊相连。整个后院算上袁涛一共6家。袁涛的房子比非常得宽敞,毕竟是正科干部,除了两间正房外还带一间耳房。

  朱科长拿钥匙打开了房门,袁涛走进一看,里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看了看屋顶又看看四墙,应该是一直有人住,维护的很好,没有漏雨漏风的地方。再看看地面铺的全是大青砖,只是时间比较长了,有的地方有些坑洼。

  朱科长看了看袁涛比较满意的样子,忙说:“袁涛同志,你要是没有意见,咱们就回工厂我给你办理分房手续,地面我下午安排基建科的工人过来给更换一下青砖。当然了你要是不想买家具的话,我也可以从后勤给你安排一些过来,就是都是别人淘汰的”。

  袁涛忙说家具我自己买就可以了,其他的就麻烦朱科长了。

  两个人回到轧钢厂,去朱科长办公室办理了分房手续,这个时期房子都是国家的,职工只有居住权,所有权还是国家的,除非是自己的自有房。

  房租对于袁涛来说不算高每个月3.8,不含水电,电费按照灯泡数量计算,每个月大概3毛钱。水费按照人数收,每个月每人1毛钱。

  袁涛收好了房屋证件,看了一下日头也要中午了,就约着朱科长一起去街上吃点。朱科长知道袁涛的身份不简单,也愿意结交这个年轻干部,就和袁涛一起出了工厂。

  来到街上,俩人也没有去什么大饭店,直接在街上找了个国营饭店,俩人走了进去,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会正是饭点,但是饭店里却没有几个人,这时的饭店是没有菜单的,而且菜品也不固定,只能是有什么吃什么。

  两个人点了两个下饭的菜,四个馒头,又要了一瓶白酒,两个人边吃边聊,朱科长是工厂的老人,国家接收工厂的时候,朱科长就进厂了,对工厂的大事小情都了如指掌。

  要知道这个年代后勤部门最有实权了,袁涛也愿意多了解一些工厂的趣闻,所以这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