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贵道以专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总计其数,约有二十余万。张角兄弟经营十数载,一朝登呼,而数州响应,从者数十万……臣初以为彼等愚民误信邪道,死不足惜,可后来亲审几名俘虏后,却是默然无语。”

  “人都是惜命的,若非被逼的走投无路,谁会想着造反呢?”皇帝知道刘备当时沉默的原因,反贼不是生下来就是反贼,只有压迫了,才会有反抗。皇帝从席上站了起来,往外踱着步子,慢慢悠悠的道:“我问你的是,百姓忧从何来,与蛾贼作乱,是谁之过,两者大相径庭。可倘若你将其归咎于天子失德、权宦当政,那你也仅此而已了。”

  “世人都称蛾贼为乱民,可臣以为,其中也有不少是没有活路、不得不铤而走险的良善。”刘备眉头皱了一皱,身子往下一伏,跟着皇帝的方向在原地移动着身子,直到皇帝忽然转了方向,直直的朝刘备走来。本要直立起身的刘备这时也不敢起,只得老老实实的伏在地上,额头压着叠起的双手,两眼望着前殿铺设的深色地砖。

  “我是头一次从臣子口中听到,蛾贼也有不得已而造反的良善。”皇帝在刘备跟前停了下来,刚才穆顺已经暗示过他前殿的策试已毕,荀攸特意过来请示皇帝,正巧留意到了这一幕。皇帝用目光示意荀攸止步,饶有兴致的低头看着刘备的发髻:“彼等是良善,那克平祸乱的朝廷又是什么呢?”

  “臣私下审讯过不少蛾贼……”刘备到这里,其实也是初入朝堂,没有到足够油滑。他先是因皇帝的设问勾起了内心深处被遗忘的初衷,再是被皇帝用言语一激,加之他跻身于一众才名远胜于他的侍中同僚之间,迫切的需要向皇帝证明。于是种种因素之下,刘备倒也不顾忌在这种私下君臣诏对的场合,些有悖于常理的话。

  “彼等昔年也是家有薄田,只要是丰年,便能勉强度日。奈何天灾不断,田地歉收而赋税愈多,劳役频繁,更是苦不堪言……何况还有豪强恣意,残害乡里。臣知此言狂悖,但今陛下问起,臣也不得不答,天灾、郡县官府、当地豪强,重重割剥,不得为生。此皆百姓之所忧,也是百姓之何所忧。”刘备的眼中似乎又看见了当日亲审的几名蛾贼,他们谈起朝廷时便咬牙切齿,谈起所谓的大贤良师时则是狂热不已,因为是朝廷把他们逼上绝路,是张角给他们指引了新的未来。

  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话以刘备的身份与立场自然是决不能的,他在事后找话补救道:“但反贼就是反贼,一朝作乱,便是自绝于天地。朝廷倘若不及时止乱,届时只会死更多的无辜良善,是故蛾贼必剿,臣也不敢轻言妄语,诋毁卢公、皇甫公等人的赫赫之功。”

  “你话倒是的明白。”皇帝轻声一笑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