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丨维王不豫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祖上未曾出过高官,但青州淳于氏,代代出儒生。以经学传家,在士人中颇有威望,虽不属于朝中关东士人的核心阶层,但也有着独特的地位:“批奏之权本非臣子所有,如今朝廷情况特异,国家又殊为英睿,收回去也并无不可,我等何必强求之?强求而不得,徒为他人笑耳。”

  张喜皱了皱眉头,显然是不认可淳于嘉的话,但他碍于身份、场合,不敢与其抬杠,只拱了拱手,便不再言语。

  这时候,太尉马日磾也朝他看来,两人对视一眼,一时间都没有开口说话。他二人身后各自站着一批官员,籍贯以关东关西为界,中间是一条很宽的走道。在这两批人外,还站着以前将军赵谦为首的第三方势力,人数稀少,大都是曾经委身事董的。无论关西还是关东士人,都与其保持着若有若无的一段距离,隐隐有排斥之意。

  看着这对峙的三方,司空淳于嘉默然一叹,这时,他竟然看见王允对太尉马日磾打招呼:“马翁叔近日可还安好?”

  马日磾不矜不伐,冲王允回了一礼:“劳司徒挂念,朝中无大事,老朽近日能食能寝,一切安好。”

  王允神色微微一动,像是没有察觉到对方话里有话:“陛下昨日手诏下发公卿,太尉应当知道了?”

  “老夫自然拜读过陛下手诏,以前批奏之权暂摄于台阁公府,那是因为国家年幼,故作权宜之计。如今陛下聪慧,朝野共知,由陛下批览奏事,老夫以为并无不可。我大汉如今便像是人染沉疴,非英主不能治之,天子明断,躬亲批奏,正是我汉室之福,王司徒应该也是乐见于此的?”马日磾笑着反问道。

  王允没有在这个明显不占理的地方纠缠,他心里虽然恼恨不悦,但还是大方的拥护了皇帝的举动:“自当如此,陛下年纪尚幼,虽然少年聪慧,但亲政还是太早了些,如今批阅奏疏,熟悉政事,倒也不晚。再有我等从旁辅佐,汉室再兴昭宣之治,指日可待。”

  马日磾听出了王允话语中的暗示,知道他仍然不甘心将大权交还皇帝,想当初王允密谋诛董,是多么的大义凛然,到如今却不愿看清形势,走进了争权夺利、不听谏言的怪圈。他话里有刺,道:“陛下英睿,固然是昭宣之姿,但满朝公卿,却未见有如霍氏者。”

  王允面色一僵,只得讪讪地住了嘴,虽然他早已自比霍光,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还不至于到那么狂妄的地步。

  马日磾有意在今日朝会依仗皇帝之势,给王允一个教训,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欲与他多费口舌。而王允也知道在蔡邕案上,自己断然拒绝马日磾后伤透了他们的心,导致他们联合皇帝。如今缓解无望,王允也只能在朝会中走一步看一步,与马日磾等人好生斗一番了。

  此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