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遗学伟迹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尚且留存于世,想来因为它不比粗大的铜表,即便熔了也铸不了多少钱,而且又是观星必备的仪器,这才从董卓等人手下善终。皇帝从浑天仪上收回目光,跟它比起来,皇帝此时更在乎是另一样让人心驰神往的东西:“从雒阳运过来的候风地动仪现在何处?带我去看。”

  候风地动仪是张衡用以观测地震的发明,距今不过六十年,尚有原物留存于雒阳灵台。朝廷西迁的时候,董卓不知是看不上还是忘了,将其留在原地,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被皇帝以寻访宫中旧物的名义下诏从雒阳运来。

  地动仪的功效众所周知,只是皇帝有些好奇的是,为什么地动仪发挥效用的记载在史书上就只有一次,随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以及为什么地动仪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地动仪自造成之后只动过一次,随后其内部便开始朽烂,而那时张君已经亡故,世上再无知晓运转之人。”刘琬向前领路,带皇帝走进中间最大的屋宇内,解释道:“后来朝廷有人称此物之所以应验,是因为它能引发地动,故而此物便遭废弃,后遂无问津者。若不是陛下派使者赴雒阳寻访旧物,这件器物便不复留存于世了。”

  皇帝喟然,张衡除了发明家的身份以外,还是一个反谶纬之学的思想家。在谶纬之学兴盛的东汉,张衡认为‘国谶虚妄,非圣人之法’以及‘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藏国谶,一禁绝之’的说法简直是当时人眼中的异端邪说。何况他还因为上疏陈言时弊而得罪了不少权宦,所以在他亡故后,他的发明、成就大都没有保存下来,更别说留待后人继承了。

  屋宇的第一层是个非常开阔宽敞的空间,室内正中安放着一只皇帝从未见过的硕大铜器,它果如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六十年过去了,这尊仪器经受了太多风雨侵蚀,已不复刚制成时的光鲜亮丽,铜锈爬满器身,器身上的八条龙残缺不全,有的没了龙首、有的没了下颌,口中的铜珠不知去处……

  在地动仪的周围孤零零的排列着一两个铜蟾蜍,其余的许是什么时候被小吏监守自盗,撬去熔铸换钱了。

  刘琬察言观色,知道皇帝脸色不豫,立即解释道:“朝廷西迁的时候,局势混乱,灵台的官员争相抢夺财物。不知是谁在搬他的时候失了手,导致此物从灵台上滚落在地,所以才摔成了这个样子。”

  皇帝没有言语,绕着它走了一圈,在地动仪的背后是一块巨大的空洞,他伸头往里面看去,地动仪里面的都柱早已不见影踪,只有一些皇帝看不懂的牙机巧制、还有器壁上的齿轮残余,像是一只巨兽死后被人掏空了内脏,只剩下无用的残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