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矜能负才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的汝南郡守、也就是之后的太傅胡公,认为陈公思追念叔父,手刃敌仇,是义举;自归公府,是知法,于是便未有治其罪,只是将其遣归。”

  听这话的意思,栾规认为曹操即便做法有些过了,但也是可以像陈公思那样得到谅解。王辅惊讶的挑了挑眉,他早知道自己的这个先生对经义有着独到的理解,教书授学也都与别人不同,但没想到他会如此口出惊人——看来此行是来对了。

  “复仇取仇,犹不失仁义。”司马懿突然插话道:“郑公他们也不是说曹操为父报仇是错,而是在讨论曹操为父报仇,迁怒徐州百姓、屠城泄愤的做法有无罪过。”

  “伍员因何而伐楚?”栾规突然问道。

  “自然是欲报其仇。”王辅抢着说道。

  “吴国虽是夷狄,但好歹也是一方诸侯。”栾规转头看向王辅,说道:“诸侯不为匹夫兴师,何况伍员自己也说‘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最后吴国之所以伐楚,是因为楚人以私求不得而擅自攻蔡,是为无道,所以吴国才借此大义兴师,伍员只是顺势复仇。”

  王辅在一边尚未琢磨明白,一旁的司马懿却是拊掌说道:“善!楚王杀无罪之臣,是为无义;楚人因私事而攻蔡,是为无道,无义之君、无道之人,伍员即便攻灭楚都、残杀楚民,那也是秉持大义而为之。”

  司马懿堂而皇之的这一番道理,说得王辅哑口无言,合着不仅是陶谦无义,就连徐州百姓都是助纣为虐的无道之民了?这司马懿还真是什么都敢想啊。

  王辅到底还记得自己的来意,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先生有此高论,就没想过入太学授业么?”

  “太学有那么多大儒博士,难道还少了我一个?”听到王辅让他出仕的请求,栾规脸色有些冷了下来。

  王辅循循善诱道:“郑公就住在太学附近,时常与杨祭酒等人论战,彼可是当世硕儒,难道先生就不想寻郑公请教一二?”

  “这……”栾规沉吟不语。

  他这一辈子皓首穷经,能有几个跟郑玄这样的大儒交流辩论的机会?这一次若是去了,即便是输了也无憾事,反倒能得偿所愿,接触到更精妙的学问。

  只是这么一来,他势必要重新搅入名利场,这可与他避世隐居的想法背道而驰。

  就在栾规为难、纠结的时候,司马懿在一旁适时说道:“能与郑公这样的大儒研讨经义,又是这样的一个题目,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栾公要慎思啊。”

  司马懿今天说的话很少,但每一句话都直击要点,栾规不由得对这个外表温润谦和的少年高看了几分。

  “话要先说好。”栾规的视线越过王辅两人的身子,径直看向妻子食案上孤零零摆放着的碗,像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理由,释然的说道:“我只知如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