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刚才高务实的确这么说了,一下子又脸色发红,表情窘迫起来。

  高务实倒是伸手拦住了还要继续教训儿子的马芳,笑道:“都督且请息怒,北人用船远少于南人,对于水军之用不甚熟稔,这也是人之常情,非独崇斋兄如此,晚生没去广西、安南之前,甚至不知道坐水驿比坐马驿舒服那么多呢!”

  高务实把自己扯了进来,马芳就不好再批评了,只好强压火气,对高务实拱手道:“唉,犬子愚钝,今后还望兵宪多多提点教训,要不然老朽将来死了,怕是到九泉底下还得为他们担心。”

  高务实忙说不至于,又劝了几句,这才道:“不知崇斋兄是否注意到,京华的船队虽然说起来在辽河流域算是最强的水上力量了,但其实真正的炮船也就三十多艘……这意味着,京华其实也不可能真正把几百里辽河全面封锁,那是根本办不到的,别说三十多艘了,就算三百艘也未见得足够。”

  其实真有三百艘炮船,光是辽南这段的防线,布置起来还真够了,不过高务实这么说是有其他用意——反正马家父子都是骑将,水师方面根本不懂,还不是他怎么说就怎么信?

  马栋一愣,还以为自己之前的计划这就出了漏洞,因为按照这个说法,辽河防线岂不是守不住吗?

  因此马栋一听就急了,忙问道:“啊?那该怎生是好?要不,咱们就守几个重要渡口什么的?”

  你可能是演义看多了,真以为只有渡口才能过河。就算人家《三国演义》之类的书里头,袁绍南下非得有个渡口,那也是因为袁军本身也是以步兵为主,而且数量十分庞大,其南下作战携带了大量的粮草辎重,所以没有渡口的话运力就不够,容易被曹操来个半渡而击。

  可图们和炒花不同啊,这些蒙古骑兵南下,带的物资基本全在马上,辎重?那是啥玩意?

  而且他们的兵力说起来不算特别多,蒙古人虽然生产力不高,但他们要是连皮筏子都不会扎,两三百年前是怎么横扫天下的?不说他们征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并抢夺了很多工匠之后,最起码一开始起兵的时候,他们总不能遇到河流就不打了吧?

  实际上,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对此就有办法解决:他们每个人不仅都带有备用的弓弦,还带有蜡和针线以供修理装备。而这些装备都装在一个专用的皮囊内,这个皮囊在渡河时可以充气。

  充气的皮囊单独使用,可以应付简单的浅水河流泅渡,如果是较深较宽的大河,则把这些皮囊系在一起,再就地取材做成皮筏子来渡河。

  辽河下游段当然是“较深较宽”的大河了,所以蒙古人想要渡河需要做成皮筏子,但他们并不需要什么渡口——除非抢到了足够的汉人渡船。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