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3章 正国本(圩七)莫卧儿的可趁之机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人出生于信德的奥马尔古德村,是胡马雍的长子。在他的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在版图及财富上都扩张到原来的三倍。

  阿克巴建立了有力的军事系统,也有效的进行了一些政治及社会改革。比如他废除了向非同信仰人民实施的人头税,任命非同信仰人为高级行政及军事职位,是首位获得印度本土人士信任及效忠的莫卧儿帝王。

  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务实的统治者,所以认识到稳定的帝国和子民的合作及善意有关,因此他翻译梵语文学,积极参与国内的各种庆典。可以说,正是在阿克巴统治后,才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多元文化的基础。”

  刘馨若有所思地道:“所以,他是一个优秀的守成君王?”

  “守成?不,他既守成,也开拓。”高务实摇头道:“阿克巴的父亲胡马雍从巴布尔那里继承了一个虽然堪称庞大但极不稳固的军事帝国。因为在巴布尔死后,莫卧儿帝国立刻就分裂了。

  1540年,也就是嘉靖十九年,胡马雍被比哈尔的阿富汗人打败,被迫向西撤退。两年后,在途经阿马尔科特(在今印度拉贾斯坦境内)时,阿克巴出生。

  据说阿克巴其貌不扬,身高大概是一米七,长臂弯腿、细腰阔肩,天庭保满,但是头向右侧,走起路来略有跛行。当时胡马雍已被放逐,阿克巴被寄养在喀布尔的叔父家里。阿克巴幼时并未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却锻练了一副强壮的体格。

  1555年,即嘉靖三十四年,胡马雍夺回失去的德里王位,宣布阿克巴为合法继承人,并指派他为旁遮普总督,以大臣拜拉姆汗等人作他的保护人。次年一月,胡马雍去世,而德里也被阿富汗人喜穆夺去。

  二月,在拜拉姆汗等人的帮助下,阿克巴在卡拉瑙尔的一个花园内举行登基大典,年仅十三岁的阿克巴遂成为莫卧儿帕地沙。然而,这个帕地沙只是名义上的,实际大权掌握在保护人拜拉姆汗手中。而且,此时北印度大部分地区还在阿富汗人的苏尔王朝统治之下。

  同年,阿克巴和拜拉姆汗向德里进军,企图消灭喜穆的军队。当时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喜穆有骑兵五万人,战象一千头,大炮五十一门;莫卧儿军仅有骑兵一万人,但莫卧儿军却有一支由优秀弓箭手组成的射骑队。

  这年十一月,两军在德里北一百八十里(注:90公里,高务实一般会说‘里’而非公里。)处的帕尼帕特发生激战。因为在三十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布尔曾在此大败阿富汗人,因而这次战役被称为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

  战斗开始时,莫卧儿军因受喜穆的战象勐烈冲击而显得有点慌乱,但莫卧儿军的侧翼进攻之法很快发生了效力,射骑队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总之最后战斗的结果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