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2章 宫里宫外(圆七)岑凌与香料(7K)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今非昔比。

  此战之中,号称多达200艘的亚齐船队围攻一艘葡萄牙卡拉克帆船而不下,颜面大失、士气大跌,最后由于实力确实不足,亚齐只得被迫放弃突袭计划。

  痛定思痛之后,到了尹斯坎达尔·穆达执政时期,亚齐国力达到鼎盛,遂再次与葡萄牙人斗争,多次进攻葡萄牙殖民者占领的马六甲城。

  后虽然未能占领马六甲,但是却顺带征服了马六甲附近的彭亨岛、吉打岛、霹雳岛、尼亚斯岛及英达腊普腊,于是其版图除北苏门答腊外,还占据马来半岛的一些地区,直到京华大军自暹罗南下为止。(注:但原历史上亚齐还能存活很久。

  换句话说,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亚齐本与葡萄牙是宿敌,双方打了差不多八十年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可谓势不两立;其二,亚齐王国此时几乎出于鼎盛时期,以至于能拿下马六甲城周边的一些地区……由此就引出其三、其四。

  其三,京华拿下这些地区的时候,是按照该地区属于葡萄牙殖民地的属性拿的,因为从某种“契约法理”而言,亚齐占领这些地区的时候与葡萄牙没有达成过和约,而之前葡萄牙拿下这些地方的时候,倒是逼迫其对手签字画押过的。

  由此,京华通过与葡萄牙的协定拿下这些地区,在京华来看完全占理,而在亚齐来看,却认为是京华入侵他们了。

  其四,京华与葡萄牙达成的协议除了通航换领土,还有贸易协定。比如说《协定》约定,缔约各方互为贸易最惠国,关税及海关税按照详细约定,维持在5%-15%之间,其中最高税率15%仅限于奢侈品关税。

  考虑到“六国集团”方面很多时候其实只是在做京华的白手套,而京华的货物之中来自于大明的丝绸与瓷器仍然占据相当份额。

  这两类产品都是被归纳为奢侈品的,故葡萄牙方面理论上获利更大,因此双方另外约定,葡萄牙王国开放其在印度的诸据点准许京华船只使用,使用过程中一切权利按照葡萄牙王国本国船只计算。

  这就意味着,京华与葡萄牙通过这一纸协定,居然从原本紧张到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关系,一下子来了个大转弯,变成了贸易合作伙伴,化敌为友了属于是。

  当然,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葡萄牙之所以乖乖认怂,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在南洋的对手太多,亚齐就是一例。不过对于这一点,连一贯谨慎的高务实都没当多大事,黄止汀就更加不在乎了。

  刚才说过,亚齐与葡萄牙是宿敌。京华既然与葡萄牙化敌为友,本着敌人的朋友是敌人这一浅显道理,亚齐自然也就认定京华是他们的敌人了。

  由此,亚齐全国上下对京华“路转黑”,开始积极主动想要和京华碰一碰。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