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帮他们一把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此安排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呢,你为什么看不上铁甲?”刘馨问道:“因为你觉得速度比防御重要?”

  “嘶……”高务实有点头疼的样子,想了想,摇头道:“你会这么问,其实我看主要还是不了解日本海军或者说水上实力的真实情况,他这个铁甲船的水平……算了,我还是举例说明得了。”

  高务实回忆了一下,道:“据说1571年的时候,织田信长提出了要在石山御坊的寺地筑新城的无理要求,经过一系列发酵,最终引发了石山合战。在这场战争中,毛利家支持石山本愿寺,跟信长作对。

  1576年7月13日,由于信长军对石山本愿寺采用包围战术,陆上运输线已经被信长军完全切断,只有海路可通,因此石山本愿寺请毛利家出兵,帮忙运送物资支援。毛利家则派遣村上水军前去运送补给,如果你看过《鸣梁海战》的话,那个大反派来岛通总,就是当时村上水军的首领之一。

  信长方面当然不能坐视,因此派九鬼嘉隆率水军前往截击。这次战斗,村上水军共有各类船只800艘——当然这个数字里面有不少运输船;九鬼嘉隆则有战船300艘。考虑到村上水军的战斗力,估计九鬼嘉隆舰队中的战船数量应该超过村上水军。

  不过这一战,村上水军发挥了焙烙火玉的优势,还有很多棒火矢,也就是用大筒发射的大型燃烧箭矢。于是九鬼水军战船被焚烧殆尽,大败而回。虽然信长依然占据优势,但是这场败仗实在是太丢人了。”

  刘馨忽然伸手拦了一下,问道:“容我插嘴问一句,焙烙火玉和棒火矢,还有大筒,那都是什么东西?”

  高务实道:“焙烙在日本话里就是一种陶罐,焙烙火玉就是陶罐里装火药。这个东西……你可以简单理解为那是一种燃烧弹,虽然比较原始,但也有一定的打击效果。这个东西的起源,据说是因为北宋时《武经总要》中对类似手榴弹状的炸弹称为‘铁烙锥’,因此日本沿袭此称呼,便成了‘焙烙玉’。

  棒火矢类似于大明的火箭(这个我在本书早期提到过,大明是有火箭弹的,军中有装备,不过京华还在研究改进,暂未投入实战),他们这个据说是参照中国的‘飞火神鸦’而来。虽然他们的这种武器发射距离很短,但由于他们的船只也很小,所以在日本内部使用也还算有些效果。

  至于大筒,这是日本人对火炮的称呼,类似的就是他们把火枪称之为铁炮——日语中虽然有很多汉字,但他们对很多东西的描述和中国有区别。就好比我们那时候把航空母舰简称为航母,而他们就称之为空母,只是说法不同罢了,本质上没有区别。”

  “哦,明白了,你继续。”刘馨点了点头。

  “嗯……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