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一语惊人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士英奸佞之臣,弄权误国,当今圣上早有定论,虽然死者为大,也不能一笔抹杀……怎么,云台要为他翻案不成?”

  傅冠平时都是一副和气老爷子的模样,此时却突然神色一变,两眼炯炯有神盯着汪克凡,目光中大有深意。

  他话里提到“死者为大”,是因为马士英前不久刚刚牺牲。

  马士英是弘光朝首辅,当政期间没有什么作为,是一个比较昏聩的宰相,又因为和东林党闹翻,在士林中声名狼藉,被扣上了一顶大帽子,认为他是造成弘光朝灭亡的误国奸臣。黄宗羲就曾经说过,从古至今,弘光帝是天下第一昏君,马士英是天下第一奸相――“今古为君者,昏至弘光而极,为相者,奸至马士英而极。”

  但是,这个评价有些过了,马士英只是昏聩,并不是卖国奸臣。

  弘光朝灭亡之后,马士英成了过街老鼠,日子很不好过,曾经上书请求到福建面圣,想投靠隆武帝,却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对。隆武帝只好下诏书,定马士英为“罪辅”,命他在江浙立功赎罪,但私下里另给马士英的心腹写了一封诏书,对他进行安抚。

  马士英又试图投靠江浙的鲁王,也遭到拒绝和辱骂,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他却积极组织抗清,多次渡过钱塘江进攻余杭一带,直到满清多罗贝勒博洛南下,马士英兵败被俘,拒绝投降被杀。就是一个月前的事情。汪克凡对马士英的评价并不高,他在多铎清军南下的时候。抽调江南四镇主力和左良玉打内战,导致扬州迅速失守,清军轻易攻占南京,但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弘光帝和马士英身上,却是黄宗羲等东林党的有意抹黑。

  傅冠的反问非常敏感,明显有试探的意味,汪克凡也避而不答。再给他来了一个反反问。

  “那再请问大伯,史阁部这个人,你怎么看?”

  汪克凡反反问,多少有点倚小卖小,傅冠是长辈,总不好厚着脸皮再反反反问,只好正面回答。

  “史阁部为国尽忠。无愧‘忠靖’二字,至于其他的么……死者为大,就不多说了。”

  史可法谥号“忠靖”,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但是到了傅冠这个层面,对史可法的不足之处也看得非常清楚。汪克凡既然有此一问,傅冠如果什么都不说,反而显得自己无能,所以含糊其辞地点了一句。

  很明显,汪克凡连问这两个问题。话里有话,肯定还有后文。傅冠宦海沉浮几十年。唇枪舌剑,言语机锋经得多了,虽然只是一场平常的谈话,又怎肯被汪克凡一个小辈牵着鼻子走。

  小子,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别光想套我的话!

  汪克凡微微一笑,语出惊人。

  “依小侄之见,弘光朝一年亡国,罪不在马士英,罪在史可法!”汪克凡知道,自己这句话多少有些偏激,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