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8章 不见黎明_无论魏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月,每件知晓的事情,都让他觉得大有深意。

  三月,海河解冻,一排拖船已经成为河上最显眼的景色。

  打头的大船喷薄着滚滚黑烟,发出轰隆声,而后则用铁链牵引着一大片小船,航行在相对宽阔的河道上。

  沿途的河道都有的歇息的码头,拖船每到一地,便会停留半天。

  而挑夫们早就已经在码头等待,没有片刻懒惰,便将一部分货物送下码头,另外也会在船上添些货什,船上的商人们每停靠一次,都会兴奋地不行。

  而码头上货一送到,便能远远看平民蜂涌而至,热情地购买着北方的铁器、布帛、熏肉,司马绍增好奇地问过那些人,他们有的是货郎,将好物送到偏远的村落里,有的乡里的大户,帮着乡邻捎带,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紧缺的,还不贵。

  而送上船的,有各种草药、一捆捆麻线、生丝、棉线,他们将这些货物卖给船队时,那眉梢眼角,都是生动愉悦的模样。

  一路上,这种交换都在持续,就这样一路,到了清河,他们需要换马车,前去黄河渡口。

  下船时,他还听到船上的商人兴奋地讨论着渤海公说将来会修一条运河,把黄河与海河的水连起来,到时他们的船就能直接去南方了。

  司马绍忍不住多看了那条冒着烟的大船。

  听说,北方这样可以日夜不停、逆水而行的大船不止一条。

  他又想起,江南的水师是如今朝廷最后的倚仗,可是,等这些船多了起来,南方的水师,真的能挡住么?

  剩下的路程,他都有些心神恍惚,思考着北地见闻,一直到队伍在淮水上船,穿过广陵时,他才骤然回过神来。

  让他回神的,是经过广陵城时,城外那延片的窝棚,还有那一群群无生气的、宛如枯缟的流民。

  洛阳乱时,北方世家南下,带来了极多的僮仆部曲随行,后来,很多失势的家族都没了土地,又迟迟找不到依靠,自然也维持不了僮仆的开支,便断尾求生,遣散了这些人。

  失了主人的僮仆与部曲便成了流民,强健些的,被招入军中,剩下的,便多是些老弱病残,在城外寻些野食,生死由命。

  这在乱世是常事,先前他去北方,也是从这里经过,但都没像如今这样的刺目。

  他在蓟城也看到许多老弱,但都是一个个尖牙利嘴,撒泼难缠,尤其是那些有套有红袖的老者,曾查过他的车驾,让他难以下台,甚是让人厌恶。

  可再看到如今这些眼带绿光、形如枯骨的流民,想到那些蓟城里生动鲜活的老人,让他连多看一眼,都耗尽了勇气。

  郗鉴走到他身边,与他一同叹息。

  司马绍忍不住冷笑道:“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多好的国策啊,郗将军以为如何?”

  这几句是王导制定的东晋治国之策,简

  请收藏:https://m.tsg2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